本报讯(记者祝雪娟 通讯员刘伟 贾可玉)近日,记者从三河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的“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目前,三河市基本实现了公共卫生组织架构从平面到立体,管理职能从分散到集中,应急处置从被动应战到主动预防的转变。
基层卫生服务能力不断提高。该市全面推进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在实现村卫生室全覆盖的基础上,所有卫生院和公有产权村卫生室全部达到了标准要求。为切实提高基层卫生服务能力,该市财政投入370万元,为11个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购置了公共卫生流动体检车。
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体系基本建成。该市建立了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报告网络,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具有网络直报账号的医疗机构共30家,网络直报机构正常运转率达100%。其余700余家基层医疗机构分别进行网格化管理,实行了法定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全覆盖,保证了信息报告的动态性、实时性。该市疾控中心实行定期传染病风险评估和不定期专题风险评估,每月初对风险较大的病种发布健康风险提示,在重点传染病高发时期向社会发布预警。
发热门诊及传染病区建设持续加强。该市目前共有7家定点筛查医院,全部设置了发热门诊,共设置隔离观察病房90间。发热门诊区域相对独立、标识醒目、分区合理、院感防控规范,配备了临床经验丰富的医务人员,严格执行预检分诊和首诊负责制度。11家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了基层发热门诊。目前,该市传染病医院正在建设中,预计于今年12月底竣工。
急救体系建设全面提升。该市120急救指挥中心于2013年7月正式投入使用,并于去年投入120万元,将调度指挥系统升级为国内最为先进的120急救指挥系统,可实现全程计算机调度、同步实时录音、急救车辆GPS、视频监控等功能,可容纳8个调度员同时接警。同时,该市在原有8家急救站的基础上,积极筹备,把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纳入120急救指挥体系。届时,全市急救车将达到32台,急救医护人员达到200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