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头版要闻

党建引领“一招鲜” 激活脱贫“满盘棋”

——河北推动“抓党建、防疫情、促脱贫、保小康”活动走深走实

□记者 吴新光

2020年2月,省委部署开展“抓党建、防疫情、促脱贫、保小康”活动,强化党建引领,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密切联系群众优势转化为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强大动力和实际成效。全省各地各级各有关部门扎实推动“抓防促保”活动走深走实,取得了良好效果。

党建引领产业兴,党员带头当先锋

“给钱给粮,不如引来食用菌产业实在。”如今的阜平县,小小的香菇成了群众脱贫致富的“顶梁柱”。

9月23日一大早,阜平县平阳镇土门村54岁的党员张爱军就赶到菇棚采摘香菇。“这个棚里放置着1.7万棒菌棒,刨去成本和雇人工资,一个棚能净挣5万块钱。”曾经的贫困户张爱军,如今已成为党员示范户。

刚开始种香菇,许多村民怕赔钱,不敢包棚。“我是退伍兵,又是33年党龄的老党员,所以带头包了两个菇棚。看到效益后,村民都开始踊跃包棚。”张爱军说。

党员领跑,群众跟跑。阜平县让党员走到产业中去,把群众领到产业中来,带领群众共同致富。

在产业发展主战场,阜平县的党员率先流转土地、率先学习技术、率先承包经营,带领群众共同致富,涌现出800余名党员致富带头人。通过党员干部带动,贫困群众由“揣着手等”到“甩开手干”,现代食用菌、高效林果、中药材、规模养殖、家庭手工、生态旅游等六大产业快速发展。

原在北京做生意的马鹏举,2008年回村担任隆化县白虎沟蒙古族满族乡泉眼沟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为了带动村民脱贫致富,2016年,他发挥自身优势开始在村里谋划发展农业园区。

“刚开始大家都不看好,我就自己先干起来。”马鹏举说,整个农业园区有86个大棚,累计流转120亩地,涉及48户,每年每亩地给农户800元租金,同时带动全村20多个农户在园区打工,其中贫困户15个。

“党员发动不起来,脱贫致富的‘马达’就转不开。”这是隆化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姜国锋的最大感受。

近年来,隆化县采取内选、外引等方式,从致富带头人、返乡能人、高校毕业生中选拔村干部,着力优选配强村“两委”班子,特别是村党组织书记。

急难险重任务,成为检验党员成色的一块“试金石”。

“我是党员,我先上!”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阜平县的党员们纷纷递交请战书,承担村里卡口值班、消杀、排查等任务,为村民代购蔬菜粮油等生活必需品。

在抗击疫情的关键时刻,河北省动员党员干在先冲在前,广泛开展“亮身份、上一线、当先锋”活动,在防控一线设立临时党组织1.7万个,成立党员联防联控服务队9.4万个,172.28万名基层党员直接投身疫情防控,379.74万名党员自愿捐款3.66亿元。全省一线提交入党申请书或提出入党申请5.2万人,发展党员1149名。专项党费累计投入1.26亿元,有力支持基层党组织开展疫情防控工作。

(下转第二版)

2020-10-28 ——河北推动“抓党建、防疫情、促脱贫、保小康”活动走深走实 2 2 河北经济日报 con74303.html 1 党建引领“一招鲜” 激活脱贫“满盘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