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赵健
结束了为期10天的脱产实训,开滦物资分公司机电化建部业务员张晨光从东欢坨矿业公司回到熟悉的工作岗位。张晨光表示,作为物资分公司“双向交流锻炼实训基地”首批学员,不仅拓展了知识、认识了不足,特别是在井下学习实践中,思想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感受到了沉甸甸的责任,主动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坚定了更好服务矿山的决心。
建设实训基地是物资分公司2020年转变培训思路、创新培训方式的重点工作和具体举措,是创新培训模式的一次有益探索。
物资分公司承担着集团公司近两万种物资的采供工作。员工虽然文化素质较高,但普遍缺乏生产一线工作经历,实践能力与岗位要求相比存在一定差距。
物资分公司党委书记孙玉华说,开展实训工作,就是要让业务人员真正了解近两万种物资究竟用在了什么地方,从而进一步增强员工做好物资供应工作的紧迫感和使命感,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
今年,物资分公司创新运用“721”培训法则,搭建实践锻炼平台,促进培训工作由单一业务知识培训向综合实践能力培训转变,增强了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东欢坨矿业公司作为集团公司唐山区域最年轻的主力矿井,物资使用种类较为齐全,拥有完善的培训软硬件设施和丰富的员工培训工作经验。同时,该公司也向物资分公司提出物资使用单位存在物资采购申报计划不规范、采购信息沟通不畅等问题。双方一拍即合,共同商讨搭建双向交流实训基地。
8月16日,物资分公司与东欢坨矿业公司“双向交流锻炼实训基地”启动签约仪式在东欢坨矿业公司举行。物资分公司机关5个业务部门的50名业务员将陆续参加此次实训。
实战就是最好的培训,现场即为上佳的课堂。
从物管科、设备科到采、掘单位,首批4名学员进车间、到采面,熟悉物资全环节业务流程,查看物资外观,了解性能、使用环境、使用情况,掌握重要参数,并听取使用单位对物资性能需求等反馈意见。
参加培训的物资分公司采购部员工高博说:“实训让我们对煤矿有了直观立体的认识,我们的业务知识也得到了拓展深化。”
让学员印象最深刻的实训环节是参观井下生产一线。别说是年轻学员,就算是已经参加工作十年的张晨光,也是第一次有机会来到千米井下。
在工作面,得知张晨光是负责劳保用品的业务员,正在进行检修工作的区科领导和员工一下围了上来。有的反映近期靴子容易漏水,有的希望能够改变防尘口罩与过滤棉分发比例……
物资分公司党委组织部部长宋瑞灵说:“下了井,学员们真切体会到井下生产一线员工的辛劳,认识到了物资供应工作的重要性,同时也感受到了肩上的责任。”
高博深有感触地说:“最大的收获就是原来因沟通不畅而产生的问题得到了解决,我们开始换位思考,相互理解。”
如今,面对物资使用单位上报的计划,学员们更多了一份耐心与责任心,指导业务人员上报的物资计划既能符合相关规定,又能采购到符合矿上要求的物资。
9月15日,东欢坨矿业公司实训基地迎来了新一批学员。学员们对培训的收获充满期待:“走,到一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