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加上儿子的学费,生活的重担都压在他一个人身上。一家人挤在破旧的土坯房里,下雨漏雨、刮风漏风。
“一年收入也就几千块钱,真是穷得叮当响。卖粮食换来的钱,我都一张一张‘捋顺’好几遍,买米、买药、买农资,这些钱常常是还没捂热就花出去了。”
国家的各项扶贫政策给闵廷江一家带来了希望。村委会和驻村工作队得知情况后,马上为他定制脱贫“服务”。
“好像做梦一样,孩子上学享受了‘雨露计划’,每年补助3000元,学费不用操心了!妻子享受低保、残疾人生活补助和护理费加起来一年4812元。我还是俺们村的护林员,每年有8000元收入……这都是托了国家政策的福啊!”闵廷江笑呵呵地说。他跟记者算了一笔账,以前十几万元的欠账现在不仅还清了,手里还有了余钱,日子可算有盼头了。
不仅收入增多了,闵廷江一家人的居住条件也大大改善,从破房子住进了装修得亮亮堂堂的新家,过上了新生活。新居里,雪白的墙壁,冰箱、彩电等家具家电一应俱全。
饭点时分,闵廷江要做饭了。打开冰箱,里面有肉、有菜、有鸡蛋。闵廷江笑着说:“以前肉和鸡蛋都难得吃到,现在想吃就可以买来吃。”
虽然已经脱贫摘帽,但是闵廷江却有着一颗干事的心,他想通过自己脱贫致富的经历,让更多人看到,只要勤劳肯干就一定能创造美好的生活。
“今年我种了8亩谷子,丰产的话,收入1万来块钱没问题,明年我打算再多种点。儿子毕业也找到了工作,现在就盼着他带个儿媳妇回来,这就更好啦!”
“高兴!”接受采访时,他一直笑着,反复说着这个词。
“那你眼中的小康生活是什么样的?”
闵廷江毫不犹豫地说:“有吃有住有活干有产业就是小康,我现在过的就是小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