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方尚俊 通讯员齐雄 王远飞)2019年以来,磁县经济开发区聚焦“高质量”,坚持党建引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四个打造”为抓手,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厚植发展优势,破解发展难题,引领磁县经济实现转型跨越发展,勇当磁县高质量发展道路上的开路先锋。
激发红色动能,打造党建引领示范区。“一个支部就是一个堡垒,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磁县经开区推行“党建+”模式,围绕经济发展主线,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引领和党员先锋模范、示范带头作用。将党建工作融入项目建设、安全生产、企业文化、人才培养等各个领域中,开动红色引擎,让鲜红的党旗在开发区上空高高飘扬,在开发区唱响了党建强、发展强的时代主旋律。
“把优秀员工优先培养成党员,把党员优先培养成技术骨干,把党员技术骨干优先培养成管理人员”,鑫盛集团党委正是通过三个优先把人才紧紧地凝聚起来,形成了发展的强大动力。通过“一三五”机制的培养,鑫盛公司先后有16名党员成为技术骨干,10人成长为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在公司上下形成了能干事者有舞台,敢干事者有后台、干成事者上奖台的鲜明用人导向,成为全县乃之邯郸市非公党建的一个品牌。
园区各企业灵活方式,创新载体,通过组织红色革命教育、知识竞赛、演讲比赛、技能比武等系列活动,凝聚了企业团队精神,增强了广大党员和员工争先创优的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先后推出了最美企业党支部书记吴少清、中化工匠纪烈义、邯郸黑猫省劳模朱大伟等一批企业先进典型,展示了企业一线党员风采,用党员的先进模范事迹激发园区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
贯彻新发展理念,打造绿色生态示范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打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坚持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环境协调共赢发展,是磁县经开区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的追求和遵循。
严把项目“准入关”,磁县对入园区项目进行严格审查、把关,不符合环保、安全要求、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三高”项目,坚决制止,从而筑起绿色发展的“第一道屏障”。做足“循环文章”,在现已成形的四个产业链条上,继续实施延链、补链、强链、拓链,形成链条式循环发展。
打出生态管控、环境整治、绿化美化组合拳,坚持源头治理先行。借势上级环保督查,聘请第三方平台环保管家对园区“把脉会诊”,对每个点位进行地毯式排查,对标改进。持续加大各企业环保设施投入,提升科技防控水平,累计投入5.1亿元完成企业在线监测、超低限排放,脱硫脱硝及VOC深度治理。加大精细化管理,每周开展“全民洗园”等专项整治活动,全民参与、全域治理,高空雾炮车、洒水车、机扫车24小时不间断在园区主干道、厂区进行洒水、机扫、降尘。
坚持创新驱动,打造转型升级示范区。磁县经开区坚持把创新驱动作为优先战略,多措并举,积极牵线搭桥,坚持科技、人才、服务、品牌多轮驱动,做强特色循环化工产业,培育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型产业,努力将开发区打造成磁县创新创业的示范区、经济发展的新高地。
加强科技平台创新建设。目前,开发区拥有国内一流的邯郸黑猫公司检测中心、炭黑技术应用与研究所国家级研发机构2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洗油及喹啉系列深加工工程技术中心等省市级研发机构6家。推进产学研合作,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磁县经开区研发及采用高新技术成果近百项,获得国家授权专利105项,8家企业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
深化体制机制,打造改革先行先试区。磁县经开区是经济建设的主战场,是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该园区加快推进“四项重点改革”,推进全员聘任、人事薪酬制度、行政审批、投融资平台四项改革,以改革激发制度活力,激发干事创业的热情。通过改革,使开发区剥离过多的社会管理职能,摆脱行政化、机关化管理模式,建立竞争激励机制,聚焦经济发展功能,把开发区打造成为科技创新的引领区、对外开放的先行区、新旧动能转换的集聚区,真正承担起拉动区域发展、带动全县“加速转型、跨越发展”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