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区域秦皇岛

筑起协同发展高地

——秦皇岛开发区推进高质量发展报道之三

□通讯员 李蕾 王炳元 记者 张宝林

近期,北科院产业园,天威保变±1100KV特高压变压器基地,秦皇岛首创思泰意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新建厂区相继落地……近年来,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开发区)以产业项目招商为主线,以战略投资项目为主攻目标,壮大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汽车零部件制造等优势产业集群,加快软件开发、大健康、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发展,深化创业创新,在主动融入、服务京津上实现新突破。

理思路精对接

面对京津冀协同发展历史性机遇,开发区根据现有装备制造业、汽车零部件、粮油食品等支柱产业和大健康、大数据、节能环保、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基础,按照开发区产业发展导向,将承接转移目标锁定在智能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数据产业、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和高端服务业上。在此基础上,全面梳理京津区域的行业和企业,列出名单,一对一联系,点对点招商,进行精准对接。

“公司生产基地从北京搬到秦皇岛,最直接的好处是离客户更近,给我们节省了物流成本。”主要经营消防应急照明及其配套产品等电子专用设备、看重开发区区位优势的恒业世纪安全技术有限公司运营总监杨树华介绍,基地外迁对公司发展带来的变化是战略性的:在北京租用的厂房,想扩大生产几乎不可能,现在新厂区占地有40亩,给未来扩大生产预留很大空间,可以从容地制订自己的发展计划和目标,感觉真是不一样了。

近年来,开发区与京津合作交流愈加活跃,其中重点在建项目共有4个,总投资54.2亿元;拟开工项目共有3个,总投资额为162.6亿元;重点在谈项目有4个,总投资额超过270亿元。

选种子优环境

2015年,中关村e谷(北京)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来到开发区寻求新的发展机会后,团队没有照搬北京孵化模式,而是认真归纳总结本地入孵企业的普遍诉求。“每个地方的创业环境不尽相同,北京中关村的模式到本地也一定要因地制宜,这样孵化器才站得住脚,入孵企业才能发展得好。”e谷科技企业孵化器有限公司总经理关耀渠介绍。

为了帮助企业快速找到明确的目标和方向,制定科学系统的发展计划,e谷创立“创业合伙人”制度,派遣e谷团队工作人员到企业,以合伙人的身份参与企业的营销,无偿帮助企业找准市场定位,快速拓展渠道;采取入孵企业互补互助方式,实现抱团取暖,互利共赢;开办“e谷学堂”,定期邀请相关领域学者或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对国家最新的政策进行解读分析,了解最新行业动态,借力国家优惠政策,把握发展机遇,茁壮成长。

开发区重点加强e谷创想空间和中关村海淀留创园秦皇岛分园两个孵化载体的建设,着力京津高校智力支撑平台建设,瞄准部分京津产业转移项目引进工作。截至目前,共从北京引进科技企业46家,科研院所12家,入孵企业总投资约58亿元,带动就业1464人,成效显著。

引外智强内功

点对点牵线搭桥。秦皇岛惠斯安普公司在开发区职能部门帮助下与北京高校牵手生产的ADDS阿尔茨海默病早期筛查及诊断设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合作给我们带来的不只是技术支持,更是一种观念创新。”公司董事长陈忠林介绍。

依托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强化人才载体建设,成批引进优秀高端人才,有效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强化优势产业核心竞争力。近年来,开发区先后与中科院北京分院合作共建了秦皇岛(中科院)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基地,与清华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和天津大学等京津著名高校合作,促成多家企业与中科院开展技术与项目合作,形成一批自主知识产权,聚集指导基地发展和企业技术创新升级的中科院专家已达百余人。截至目前,基地引进中科院遥感所、地理所等9家科研院所16个项目,聚集2位院士,14位研究员,博士以上学历的高层次人才50人。

“引进外智强内功”。2018年开发区新增1家院士工作站和2家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其中康养天然纳米技术研究院秦皇岛有限公司建立院士工作站,领先生物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和北京化工大学秦皇岛环渤海生物产业研究院设立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目前,全区院士工作站累计达14家,省级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达6家。

2019-09-02 ——秦皇岛开发区推进高质量发展报道之三 2 2 河北经济日报 con50198.html 1 筑起协同发展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