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吴新光
一株株桃树摇曳多姿,刚采摘的桃子咬上一口,甜得沁人心脾;位于丘陵地带的苹果树上,拳头大的苹果套在袋中,预示着丰收的前景……日前,记者沿石家庄市西二环上高速,一个多小时的车程后,就来到行唐县“沙河水乡”现代农业园区。
行唐是农业大县,林果业种植历史悠久,发展现代都市型农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现代都市型农业的要义,是让城里人到乡下休闲观光,乡下的优质农副产品、果品供应到城里。”行唐县委书记杨立中表示,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根据山区、丘陵、平原不同地域特点,瞄准京津石消费市场需求,认真做好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规划,加大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创建力度,争创“国家有机示范县”,加快发展现代都市型农业和特色高效农业。
生态+品质
——绿色农业提升供给质量
漫山的苹果树,枝干高挑、舒展,整个果园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这儿的海拔比坡下要高出100多米,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得天独厚的地理和自然条件使这里出产的苹果品质极佳,个大、皮薄、甘甜。”行唐县“沙河水乡”现代农业园区负责人严浩说,味道甜的主要原因还是生长期长,果实自然成熟。
记者注意到,园区里桃树、苹果树下,都长着整齐的青草。“这是树草共生育肥法。一方面可以让虫吃草,给虫子一个生存的空间;另一方面,除草机除掉的草落在田地里,能形成腐殖质,会成为很好的肥料。”严浩解释说。
行唐县“沙河水乡”现代农业园区位于行唐县南桥镇东安太庄村东部,核心区面积3000亩,示范区面积6260余亩;规划面积1.3万亩,含东安太庄、南安太庄、西安太庄三个村。
利用东安太庄村独特的区位优势,“沙河水乡”现代农业园区大力发展苹果、桃树等林果产业。自2014年至今,共投资8000多万元,种植苹果、桃树等新品种30余万株、4000多亩。2018年,园区产鲜果品9800多吨,总收入约1.2亿元。
目前,东安太庄村的苹果基地已发展到2800亩,成为我省第二大苹果生产基地,被国家农业农村部列为标准化果品种植示范园。今年,苹果树进入盛果期,平均亩产可达6000斤。
“沙河水乡”现代农业园区坚持生态种植,注册了“东安太”商标,优良的品质赢得了良好的口碑。“我们的苹果不愁卖,供不应求,人们都认‘东安太’商标。每到秋天,8两以上的苹果按个卖,光采摘客就能消化我们六七成的苹果。”严浩介绍,园区不做大路货,向新、奇、特、高要效益,像皇菊花、草莓、樱桃、黑花生、特色红薯等,都按订单农业来发展。
杨立中在调研检查南桥镇工作时表示,要聚焦科技农业、绿色农业、质量农业、品牌农业“四个农业”建设,加快“全域园区化、产业特色化、产品品牌化”步伐,不断提升农业供给质量和效益。
(下转第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