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青果 通讯员 尹克强 毛延锋
“现在,我们与客户签订的合同,第一条内容就是‘国标全项保检测生产’。凡是100万元以上的订单,我们还承诺,客户可以到全国任何第三方质检机构进行检测。检验费我们承担。”日前,当河北宏亮电缆有限公司董事长郭宏亮底气十足地向记者介绍自己的产品质量时,他的手机恰巧收到客户发来的一条订购400余万元电缆的信息。
“全项保检”的底气来自于过硬的产品质量。国家特种电缆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河北)的检测数据显示,近4年来,河北宏亮电缆有限公司生产的电缆被不同客户送检160批次,产品质量全部高于国家标准。
不仅如此,他们还通过科技创新和精细化管理降低成本,实现“质高价低”。而这,正是宏亮公司这家只有130余人的企业,敢与国内龙头企业上演一场场“以小胜大”精彩好戏的秘笈。
产品进入三峡工程、京九铁路、青藏铁路、齐鲁石化、胜利油田……从18岁开始做电缆销售,到创立自己的企业,再到率先选择“以质取胜”,郭宏亮在高质量发展的路上走得越来越坚定。
电缆剥皮当废品处置
“没有坚决的舍弃,就不会有更好的获得。”郭宏亮说。
2012年,国内电缆行业普遍呈现低档产品过剩、高端市场空缺的现象。宏亮电缆同样如此,从市场上退回和库房积压的低档电缆货值达2600余万元。
怎么办?郭宏亮做出了一个惊人决断,把全部质量低下的电缆剥皮当废品处置。要知道,低档电缆在当时还有市场,而当废品卖掉将净赔700多万元。
“我没有疯,我是怕了。”郭宏亮向记者坦言。从事电缆行业30来年,他看多了、听多了劣质电缆导致人身伤亡、财产损失之类的事情。他担心,这样下去会害了企业,坑了员工,辱没了自己的良心,背负骂名。于是,借新厂建设之机,他下定决心,走以质取胜的道路。
为了保障产品质量,郭宏亮在企业内部建立了严格的精细化质量管理体系,将质检部、技术部与生产部作为企业生存的“三大命脉”,从原材料采购到生产过程,从成品检测到外部销售,质检员全程进行质量把关,要求相关检测数据只能高于标准。他还在手机上安装了一个专门的办公软件系统,时时处处对质检工作紧紧抓住不放松。
他终止了与订制劣质电缆的客户的合作,在央视发出“宏亮电缆,全项保检”的宣言。
“那是宏亮电缆的新生。”郭宏亮说,从那时起,一个个讲求诚信、重视质量的客户开发出来,并口口相传,不断发展。
产品物美价廉才是王道
同等质量的产品怎样产生价格优势,郭宏亮的解决之道是创新。
他与省质检研究院所属国家特种电缆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共建实验室,从标准解读到数据比对,从人员培训到设备采买,从实验室建设到质量体系认证,均得到该中心的全程技术指导,使宏亮电缆“脱胎换骨”,先后获得CB认证和德国TUV认证。
郭宏亮还带领技术人员搞技术攻关。从2014年开始,用一年的时间,对13个规格的100余套产品逐个进行排列组合式的试验,最终成功研发了异型电缆技术,并获得国家专利。
由于异型电缆内芯紧密度提高,电阻变小、用料变省,一时间风靡国内电缆行业,不少企业纷纷前来取经。在江苏省的一次项目招标中,宏亮电缆超越国内数一数二的龙头企业而一举中标。进入阿里巴巴电商平台时间不长,公司便接到国外数十家企业的订单,年销售额近3000万元。
整合资源 联合发展
“步入质量新时代,单打独斗已成过去,联合发展才是制胜之道。”谈及今后的发展,郭宏亮说。
2016年,宏亮公司与哈尔滨理工大学、河北大学等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同时,企业还适时从高校引进人才,壮大技术力量。郭宏亮带领核心技术团队参加全球性的电缆展会,通过政府搭建的研究平台,向权威专家请教研商、合力攻坚,尽可能谋求减少同质化竞争,实现差别化发展,推动电缆产业链和价值链向高端攀升。
“为了生产出更高质量的产品,我们可以与国内同行抱团发展,打造更多更好更强的民族品牌。”郭宏亮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