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
如何将冬枣产业发展壮大?如何实现冬枣产业的提质增效?黄骅市农业局副局长冯宝山说:“靠的就是冬枣标准化生产示范园!”
“黄骅市有5个冬枣合作社作为冬枣标准化生产示范园,涉及1万亩冬枣树。”冯宝山介绍,“黄骅市依托冬枣标准化生产示范园,大力推广新技术、新成果,如推广施用有机肥、生物肥料和生物农药,达到优化种植环境、提高冬枣品质的目的,实现黄骅冬枣无公害绿色生产。示范园的冬枣可以随便拿去检测,完全不用担心农残超标等问题。”
电商助力
让黄骅冬枣风靡全国
在黄骅市滕庄子乡后庞村电子商务服务站里,摆放着一箱箱已经打包好准备发往全国各地的鲜冬枣。后庞村电子商务服务站负责人李玉杰告诉记者,今年的冬枣订单量和去年相比明显增长。“现在是货少订单多,都不敢接单了,不然发不出货会影响信誉!”
李玉杰分析说:“去年运费较高,发一件5斤冬枣,仅包装成本和快递费就要十六七元,而现在十元就能发走。跟去年同期相比,今年订单数量一下就多了起来。”
“黄骅冬枣,全国知名。可是运不出去、运费过高的问题成了黄骅冬枣‘走出去’的绊脚石。”黄骅市公共服务中心运营企业——新林坡创业服务中心创业服务部经理刘宝鹏说,为了打通农村电商发展的最后一公里,新林坡去年5月建成了800平方米的运营仓,同时,整合宅急送、优速等快递资源,大幅拉低了物流成本。
黄骅市商务局电商办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黄骅市大力发展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平台,先后建成黄骅市农村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平台、黄骅供销农翼电商运营平台以及邮政公司农村电商运营中心平台,大幅降低仓储物流成本,把更具性价比的黄骅冬枣送到全国各地。
〉〉记者手记
记者在采访黄骅冬枣产业的过程中,既看到了枣农丰收时的喜悦,也留意到枣农提出的“好枣贱、次枣贵”现象。
每到冬枣采摘时节,全国客商云集黄骅,前期“成熟”的冬枣都是一些开甲未愈合、树势弱或有残的枣,每公斤可以卖到20元以上,而当冬枣进入正常成熟期后,大量冬枣在市场上的价格却只有每公斤7元左右。
“好枣贱、次枣贵”现象值得人们反思。
黄骅冬枣拥有原产地认证,有古贡枣园的独特资源,这是黄骅发展冬枣产业的特有优势。在周边省份大力发展冬枣产业的大环境下,相关部门应确定品质为先的发展思路;同时针对市场形势,依靠科技手段开发不同成熟期的品种,通过对产品精细分类,开发、满足不同层次消费需求,实现黄骅冬枣产业的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