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国内国际

回应新期盼 增强获得感

——年中经济形势述评之八

□新华社记者 樊曦 齐中熙

今年以来,我国对标民生热点难点痛点,持续加大投入力度,着力提高民生保障水平,民生改善取得切实成效,百姓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取得新进展。

从群众关心的事情做起,增强获得感

深处我国西南边陲的云南怒江州贡山县独龙江乡,曾经靠柴火做饭、松明点灯。如今,独龙江乡人实现了户户通电。记者从南方电网公司了解到,南方电网今年还在当地推行智能电网及综合能源管理系统,将小水电、柴油发电、储能站及高效用能技术相结合,满足独龙族同胞从“用上电”到“用好电”的需求。

改善民生从何做起?就是从人民群众关心的事情做起,从让人民群众有获得感的事情做起。今年以来,一系列民生新举措让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增长: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063元,同比名义增长8.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6%,显示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就业指标稳定向好:今年上半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752万人,同比增加17万人,二季度末全国城镇登记失业率3.83%,同比下降0.12个百分点。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连续3个月低于5%。

——重点民生领域投入进一步加大:财政部预算司副司长陈新华说,今年以来,各级财政部门在严控一般性支出基础上,集中力量支持脱贫攻坚、生态环保、教育、科技创新、社保、医疗等重点领域,相关支出得到有效保障。全国专项扶贫支出同比增长39.7%,推进深度贫困地区精准脱贫;节能环保支出2627亿元,同比增长16.3%。

紧扣群众期盼,着力补“短板”

一边是众多癌症患者急于“等药救命”,一边是药价高昂,一药难求。一段时间以来,抗癌药短缺、价格昂贵等问题备受关注。

民有所呼,必有所应。

今年4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对进口抗癌药实施零关税并鼓励创新药进口,顺应民生期盼使患者更多受益;

5月1日起,我国以暂定税率方式将包括抗癌药在内的所有普通药品、具有抗癌作用的生物碱类药品及有实际进口的中成药进口关税降为零;

6月20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再次督促推动抗癌药加快降价,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并确定加快已在境外上市新药审批、落实抗癌药降价措施、强化短缺药供应保障。

当前,我国在医疗、养老、脱贫攻坚、污染防治等方面仍面临不小挑战。做好民生工作,就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直面难点痛点,补齐民生“短板”。

不久前,国务院印发了《国务院关于建立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的通知》,决定从今年7月1日起实施基金中央调剂制度。在不增加社会整体负担和不提高养老保险缴费比例的基础上,合理均衡地区间基金负担,实现基金安全可持续,实现财政负担可控,确保各地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

今年以来,我国聚焦深度贫困地区精准发力,补齐发展短板;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回应百姓对美好生态环境的强烈需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定位,在努力实现“住有所居”的同时防范化解重大风险。

通过高质量发展不断改善民生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

交通是经济社会发展“先行官”。今年以来,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呈现多点突破,一批重大民生工程取得重要进展。

在珠三角新白广城际铁路建设现场,记者看到,跨越广州流溪河的特大桥已初具雏形。承建方中铁十九局新白广城际铁路项目经理胡维江告诉记者,线路建成后,从广州白云机场到深圳宝安机场仅需40分钟,民众出行将更为便利。

速度更快,质量也更高。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的基本特征。从民生视角来看,就是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

日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要聚焦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的痛点难点,突出重点,把该放的权利放给市场主体,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激发创业创新活力。将部分地方实施的政务服务“一站式”办理、涉税业务“通办”、套餐式集成服务、“互联网+医保”、民生服务“指尖”办理、跨区域协同监管等28项市场欢迎、群众认可的做法向更大范围推广。

(据新华社北京7月25日电)

2018-07-26 ——年中经济形势述评之八 2 2 河北经济日报 con20873.html 1 回应新期盼 增强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