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区域邯郸

郝金梅 奋斗带来美丽蝶变

□通讯员 张云鹏

在临漳县郝王村北头,投资20余万元的鑫宏恩服装厂已基本完工,想到这座凝聚了自己多年心血的服装厂于“5·20”全国助残日这个特殊的日子正式投入使用,厂长郝金梅激动不已。

郝金梅1岁多时,因患小儿麻痹症导致双腿残疾,靠拄双拐行走。多年来,她开网吧、做会计、摆地摊,为了生活,不停地奔波。

2014年,郝金梅购置了2台缝纫机,在家里干起了服装代加工,之后,不安于现状的她一心想要办加工厂,扩大规模。可厂子建在哪?资金不足怎么办?许多现实的难题让空有一腔热情的郝金梅无处施展。

直到2016年,临漳县为鼓励残疾人自主创业,严格筛选出像郝金梅这样有技术、能吃苦的创业者,通过资金补贴等形式,帮助他们渡过难关。也因此,郝金梅不仅有了厂地,还获得了1万元资金补贴。步入正轨的加工厂不仅使郝金梅增加了收入,也为100余人提供了就业岗位,他们中大多数是残疾人或贫困户。

董瑞英手部有残疾,从没做过服装加工的她,如今也成为了行家里手,还被大家称作“劳模”。

“刚开始,我什么都不会,是金梅手把手地教我,现在每月还能挣到1500元左右的工资,感觉现在的生活充实、有意义。”董瑞英乐呵呵地说。

考虑到许多残疾人行动不便,郝金梅又在村里设立了加工点,免费为他们提供机器、技术指导和货源渠道。称勾镇大呼村的曹凤彬就是在郝金梅的帮助下做起了衣服加工,不仅自己富了起来,还带动了村里200余名村民就业。

现在,县里开办类似曹凤彬这样的时装加工点有六七个,辐射带动2000余人实现就业,而且在逐步拓展。通过劳动,越来越多的残疾人不仅增强了自信心,而且还成了家里的顶梁柱。

“虽然厂子规模扩大了,工人增多了,但仍没摆脱为人做‘嫁衣’的初级阶段,只有拥有自己的品牌,才能获得更多利润,赢得长远发展。”几年的发展,让郝金梅又有了新的想法。

2017年底,“鑫宏恩”品牌注册,2018年开春,鑫宏恩服装厂破土动工。整个厂房主体框架采用钢结构建造,屋顶使用的是保温彩钢瓦,既稳固又环保,厂区内办公室、员工食堂、活动室等设施也是一应俱全,4年前还在家做代加工的郝金梅正在一步步完成美丽蝶变。

“新服装厂里的智能型机器可自动断线、自动打倒针,能极大提高工作效率。”郝金梅告诉记者,到时候,在这里可以进行打板、制图、剪裁、后整等全部工序,基本能够完成从进布料到出成品再到推向市场的全过程。

近两年来,郝金梅的服装厂先后被授予“临漳县手工业孵化基地”和“残疾人扶贫基地”,自身不断壮大的同时,正通过实用技术培训,实现更多人脱贫致富。

2018-05-31 2 2 河北经济日报 con16290.html 1 郝金梅 奋斗带来美丽蝶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