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区域邯郸

复兴区 “双违”清零推动新旧动能转换

□记者 方尚俊 通讯员 岳继锋

长期以来,主城区周边区域易形成城市管理、规划建设和环保治理的盲点。随着邯郸市文明城市创建和美丽乡村建设的不断深入,主城区周边区域环境问题进一步凸显。邯郸市复兴区作为传统工矿老区,问题尤为突出。2017年,该区积极开展环境综合治理行动,今年4月以来,更是打出了一场漂亮的“双违”清零攻坚战

2017年以来,邯郸市复兴区在全市率先启动主城区周边环境综合整治集中攻坚行动,把主城区周边环境整治作为重要的政治任务和重大的民生工程,决战主战场,争当排头兵,举全区之力,迅速掀起拆违整治风暴,打了一场漂亮的攻坚战。

然而,在成绩面前,复兴区没有骄傲自满,松劲歇脚。区委、区政府清醒认识到,形势不容丝毫懈怠、任务依然非常艰巨。4月11日,复兴区在去年主城区周边环境综合整治攻坚基础上,再加压力、再强举措、再严标准,再掀环境综合整治风暴,强力推进全区环境综合整治暨“双违”清零攻坚行动,进一步巩固和扩大战果,彻底实现“全域零违建”目标。

攻坚攻坚,何以为“坚”?一曰任务艰巨,二曰矛盾复杂。在本次行动中,熙平物流专线的拆违最具代表性。

熙平物流专线位于北环路立交桥西北角,占地70余亩,属于未批私建违章建筑,先后多次被市、区勒令整改,均没有结果。其内汽车维修、配件零售、物流中介、仓储配货等200余家商户聚集,社会人员集中。

3月26日,复兴区抽调精干力量,再次启动熙平物流专线区拆违工作。通过逐项排查熙平物流专线区在依法立项、规划、土地、环评等相关手续中的缺失,逐条讲明其违法事实,逐步打消了企业业主及个别商户长期“坚守”的想法。

行动中,从区委、区政府到各个执法职能部门,从街道办事处到周边各个社区,通过各种渠道、采取多种方式开展劝退工作,并协助企业召开拆迁回收招投标大会,帮助企业解决后顾之忧。经过耐心细致的工作,熙平物流及商户逐步由“消极抵制”变成“主动对话”,最终“主动拆违”。不到一周时间,搬迁商户220余家,拆除房屋450余间,钢构厂棚2万余平方米。

熙平物流专线这个“老大难”的成功拆除,起到极大示范带动作用,在大涨拆违队伍士气的同时,也让其他“双违”业主彻底放弃了幻想,复兴区“双违”清零行动突破口由此打开。

“双违”清零,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党员队伍的一次自我排毒、自我开炮、自我净化。由于历史原因,城区周边许多违建与公权私用有关。这也是此类问题长期得不到根治的重要原因之一。

为此,复兴区在拆违伊始,明确提出“整治拆违,先拆党员干部、再拆干部亲友、再拆其他群众”。各级党员干部自拆违建的行动,打响整治"第一枪"。张庄村党员干部自拆违法建筑3600平方米,贾沟村党员干部自拆违法建筑2600平方米,北李庄村党员干部自拆违法建筑3200平方米……自“双违”清零行动开展以来,复兴区共督促党员干部带头自拆违法建筑300处8万余平方米,拆违行动开展得势如破竹。

民意的拥护和支持,是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根本保证。复兴“双违”清零行动的实践再次证明,只要真心为了群众、紧紧依靠群众,就一定能得到群众的理解支持、积极响应与踊跃参与。

复兴区在发动群众上,坚持“让群众明白、促群众参与、使群众支持”,充分利用微信、农村广播、宣传标语、宣传资料、户外广告牌、电子显示屏等多种方式广泛宣传政策法律,登门入户做思想工作,帮助相关群众转移安置,积极帮他们解决生产生活问题,争取群众理解与配合支持,并动员和鼓励群众对违法占地、违章建筑、散乱污企业进行监督举报。全区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积极举报,织起“天罗地网”,让“双违”无处藏身。

在拆违中,环境综合整治暨“双违”清零期间,该区对拆违、渣土(建筑垃圾)清运、绿化、硬化等各个作业步骤制定了扬尘控制标准及操作规范。在各拆违现场,雾炮车、洒水车、喷淋车与铲车钩机协同推进,实现拆前、拆中、拆后喷淋洒水,全程湿法作业,并及时进行高标准、高质量覆盖,防止拆除产生的扬尘,做到即拆、即清、即绿。同时,坚持植绿跟进,紧扣美丽乡村、生态片区整体规划及路网建设,乔灌花草相结合,同步推进造林绿化、景观打造、重要节点美化靓化,提升整治效果。

“双违”清零拆出了发展空间,推进了新旧动能转换。去年起至今年5月23日,通过主城区周边环境整治,累计拆除违建4239处227.7万平方米,腾退土地11966亩,特别是对闲散、低效用地进行强力拆除,既极大地释放了发展空间,更倒逼了企业转型升级,为推进“腾笼换鸟”、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奠定了基础。

2018-05-31 2 2 河北经济日报 con16282.html 1 复兴区 “双违”清零推动新旧动能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