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县县城全景 于正万摄
总投资30亿元的“中国中药石家庄藁城产业园”项目初步达成投资意向,总建筑面积22000多平方米的河北百美达一期项目建设如火如荼,石家庄四药产品行销海内外……一系列骄人成绩使得石家庄经济技术开发区在中国循环经济摩比斯奖评选活动中荣获“最佳园区三等奖”,被定为“河北省综合示范试点开发区”,被石家庄市列入专项资金重点支持的国家级开发区。该开发区通过抓好招商引资、落实项目建设、优化营商环境,打响现代产业发展前哨战。
下好招商“先手棋”,培育发展新动能。石家庄经济技术开发区组织专业化招商团队,参加各类经贸洽谈会,制定多样性招商方案,瞄准国字号、央字号精准招商,针对高精尖项目专题招商,推进招商引商再掀热潮。据统计,2017年经开区累计引进并签约新松机器人、微软领英、精准医学生命科技园、红星美凯龙等14个项目,总投资达260.6亿元,平均单体项目投入达到18.6亿元,高科技和高知名度项目为园区发展增添新动力。
抓住项目建设“牛鼻子”,激发经济发展新活力。“抓项目就是抓发展,抓大项目就是抓大发展”。石家庄经济技术开发区以“1+3”模式精准推进项目建设,一个项目配一个班子、建一个机制、定一个目标。专人跟踪合作意向项目,督导推进开工建设项目,协调解决续建项目问题,使得好项目、大项目能够快筹备、快落地、快开工、快建设。当前,苏宁、柯瑞、汇锐等6个续建项目投产运行,石药二期、百美达等11个续建项目具备建设形象,微软领英、华药生物医药等30个项目开工建设。热火朝天的工地将蓝图线条变成现代厂房,吹响园区经济发展的冲锋号。
栽好营商环境梧桐树,打造引凤筑巢新高地。作为园区企业的“大管家”,石家庄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以营商环境作为着力点,不断提档升级园区服务,为“4+4+4”现代产业发展保驾护航。该区将优化审批流程作为“重头戏”,用好政策一览明白纸,开辟项目审批绿色通道,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将机制改革作为“催化剂”,精简整合内设机构,突出绩效考核奖惩,搭建完善投融资机制;将人才服务作为“发动机”,让人才住房有补贴,家人落户有政策,子女入学有保障,产学研和领英平台招才,孵化器和众创空间引智。这一系列扫障碍、补短板、强优势的政策,正努力把开发区打造成为全省创新、创业、创造的高地。
今年一季度,该开发区主营业务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同比增长35.2%、15.6%;公共预算收入4.49亿元,财政收入完成21.23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2.3%、35.7%。作为国家级开发园区,石家庄经济技术开发区在改革大潮中激荡中流,在时代东风中高歌前进,为构建“4+4+4”现代产业发展格局而迸发出无穷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