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野三坡第十一届开山节新闻发布会上获悉,野三坡全域旅游已经从500平方公里辐射到700平方公里,旅游扶贫已覆盖33个村和9000多名贫困人口,被列为全国的先进典型。涞水县在实践中探索建立的“双带四起来”的旅游扶贫模式(即景区带村、能人带户;把群众组织起来,把产业培育起来,把利益连接起来,把文化和内生动力弘扬起来),得到中央及省市领导的高度认可和充分肯定。
据介绍,“双带四起来”的旅游扶贫模式主要包括:景区带村方面:一是以资产平台带村。县政府投入旅游扶贫基金,入股野三坡旅游投资有限公司,建立股份制旅游资产收益平台,山区扶贫对象每人每年分红1000元。二是以旅游规划带村。将33个旅游扶贫试点村的旅游规划全部纳入旅游总规中。三是以旅游布局带村。对野三坡景区全新布局,依托3个特色小镇,构建起“景区+小镇+特色村”的旅游扶贫格局。四是以基础设施带村。加快水电路等旅游扶贫基础设施建设。2016年率先推进的15个省级重点村已成为乡村旅游新热点。五是以旅游业态带村。按照景区核心村、周边村、辐射村不同条件,因村制宜,一村一品,进一步丰富旅游业态。六是以旅游技能带村。建立了5个培训基地,对贫困群众进行旅游服务、就业技能等培训。七是以旅游营销带村。把特色小镇、旅游村全部纳入智慧景区系统和精品旅游线路,与核心景区统一管理、统一营销;能人带户方面:一是法人带。引进工商资本和旅游管理公司,通过流转土地、农宅,吸纳就业等形式,与贫困户实现利益连接成立股份制合作社,贫困人口全部入社参股,带动增收。二是回乡创业带。制定出台政策,吸引在外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并带动贫困群众就业。三是先富群体带。先富裕起来的农户为贫困群众提供就业岗位,手把手培训旅游技能。四是党员带。发挥党员作用,依托党员与贫困户结对子,带动贫困群众脱贫。
涞水县通过实施“双带四起来”的旅游精准扶贫模式,构建以贫困人口为基础环节的利益联结链,建立了完善长期、稳定、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形成了持久的内生动力。该县贫困人口由2013年的68725人减少到2017年的14028人。(郝艳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