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见习记者 董达)3月14日,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3·15消费维权工作”新闻发布会获悉,2017年全省消协组织共受理消费者投诉13578件,解决12344件,投诉解决率90.91%,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429万元。
家具投诉量增长明显 服装鞋帽质量问题多
去年,全省消协组织受理家具商品投诉471件,家具的投诉量同比增长52.4%。消费者主要反映的产品质量问题包括色差、材质等,有的商品在“三包”期内出现质量问题却无法免费维修,对售后服务态度和不平等格式合同条款投诉较多。
去年,涉及服装鞋帽类的投诉2261件,其中质量问题投诉1313件。消费者在购物时,容易受到“打折”等促销形式的吸引,从而在选购商品时忽略产品做工粗糙、售前瑕疵、甲醛超标、鞋类脱胶开裂等质量问题,购买商品时不主动索要凭证的习惯也不利于后期维权行为。
交通工具猫腻多 微信购物保障少
2017年全省消协组织共受理交通工具类投诉1087件,同比增长10.02%,其中汽车及零部件投诉479件。投诉包括销售存在欺诈行为,执行“三包”规定推诿,发动机异响等质量问题,强制搭售保险、强制代理挂牌、加价销售等方面的强制消费,维修保养价格不明示及合同违约问题。
网购投诉主要包括质量问题、假冒伪劣商品、货不对版及网络交易七日无理由退货执行难。微信购物大部分是到货后发现商品不是原装正品,或是假冒伪劣产品,商品质量出现问题后微商没有具体的经营地址,找不到真正的经营者。微信购物是一种新的交易形式,在消费纠纷调解方面,很难找到微商真实的信息,这是无法解决问题的根源。
电信扣费问题多 保健品虚假宣传要警惕
去年,全省消协组织受理电信服务类投诉343件,消费者反映问题集中在以套餐资费不明确、计费标准不明晰、存在金融类诈骗短信、未经消费者同意擅自更改消费套餐为主的服务质量投诉。
医疗和卫生保健用品投诉突出,投诉数据中显示,老年消费者占九成,通过对保健品功效虚假宣传,诱使老年人以高价购买没有保健作用的保健品,尤其是采取“赠药”“免费抽奖试用”等手段诱使老人上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