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邯郸新闻

从“深闺村落”到“网红景区”

——武安市李家庄村的文旅破茧之路

□本报记者 孟维仑

昔日泥泞小路、闲置老宅,无人问津;如今游人如织、业态纷呈,门庭若市。在武安市,李家庄村完成了一场从“深闺村落”到“网红景区”的精彩蜕变,其发展路径为观察新时代乡村振兴提供了一个鲜活的基层样本。

旧照忆往

守着好山水,难觅发展路

从留存的老照片可见李家庄的过往:乡间道路狭窄泥泞,老宅空置、落满尘埃。由于缺乏产业支撑,村中青壮年多数外出务工,村庄一度只剩寂静与萧条。尽管毗邻旅游线路,往来游客却行色匆匆,鲜少驻足。“路过”,曾是这座小山村与外界仅有的交集。

新颜焕彩

颜值与业态齐飞,村民致富

如今再访李家庄,景象已焕然一新。昔日的破旧民居被改造为特色文创商铺与民宿,斑驳墙面绘上乡土彩绘;泥泞土路升级为整洁景观步道;闲置角落也巧妙变身网红打卡点,一步一景,尽显乡村新貌。

在“山李冀”品牌的统一运营下,村内闲置资源被有效盘活,大量“家门口”的就业岗位被创造出来。村民变身农家乐管家、餐厅服务员、文创产品制作员,实现“租金+薪金”的双重稳定收入。不少曾外出务工的青壮年选择返乡,在获得稳定月收入的同时,也能更好地照顾家庭。他们脸上洋溢的笑容,正是村庄变迁最温暖的见证。

不止于“颜值”提升,李家庄的产业业态也实现全面升级。如今,这里已形成集“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全链条文旅格局。负责建设运营的武安市城镇建设发展集团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左文浩介绍:“游客来到这里,可以体验山货大集、非遗工坊、农耕体验、机车营地、音乐广场等特色项目,满足了不同游客的需求,周末与节假日更是人流不绝。”

振兴密码

“面子”“里子”并举,青山变金山

李家庄的蝶变并非偶然。“在改造过程中我们坚持科学规划,既注重‘面子’上的基础设施与文旅场景提升,也狠抓‘里子’中的内生动力培育,引导村民成为乡村振兴的参与者、受益者与主力军。”左文浩说。

这场成功实践,使李家庄从曾经的旅游“过道”,彻底转变为游客争相前往的“目的地”,真正让绿水青山转化为造福一方的“金山银山”。展望未来,李家庄的探索经验将为当地更多乡村的升级改造提供有益借鉴,进一步擦亮乡村振兴的成色,点亮村民幸福的底色。

2025-11-25 ——武安市李家庄村的文旅破茧之路 2 2 河北经济日报 con183651.html 1 从“深闺村落”到“网红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