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9万户天然气居民用户物联网燃气报警器及安全切断装置已全部安装完成;新栽植乔木2357株、地被植物14万平方米;在主城区人流密集点位建设了20个电动自行车充电驿站,新增1178个充电接口……由衡水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牵头实施的2025年三项重点民生实事项目均已落地见效,项目成果精准对接群众实际需求,提升了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本报讯(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张文婧)11月6日,从衡水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2025年衡水市民生实事项目”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由衡水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牵头实施的2025年三项重点民生实事项目——“市区燃气管网防灾应急能力提升工程”“滏阳河市区段生态河道治理工程”“市区公共区域新增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项目”均已落地见效,项目成果精准对接群众实际需求,提升了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发布会上,衡水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新闻发言人、党组成员、副局长艾汝辉详细介绍了三项重点民生实事项目的完成情况及成果。
由衡水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牵头实施的“衡水市区燃气管网防灾应急能力提升工程”已全面完工并投入使用。截至10月底,2017个燃气泄漏预警装置、2884台智能地钉探测器、约19万户天然气居民用户物联网燃气报警器及安全切断装置已全部安装完成,燃气运行监测系统已建立,构建起了“感知—预警—处置”一体化燃气安全防控体系。实现了管网安全防范升级,智能地钉探测器可预警泄漏与施工破坏,数据同步至监测系统,形成多部门联动应急格局;为居民户内安全加上了“双保险”,报警器与切断装置能在泄漏时自动切断、通知户主并推送信息至系统,推动安全监管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防控。
滏阳河市区段生态河道治理工程是衡水市推进海绵城市示范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滏阳河市区段(干马桥—大庆路)生态河道治理工程主体已完工,累计完成透水沥青铺装7.6万平方米、亲水步道1.9万平方米,安装驳岸护栏桩3115个,建成了雨水花园、海绵科普园等多个特色节点。在海绵绿化方面,新栽植乔木2357株、地被植物14万平方米,形成了多层次、多色彩的植物景观。配套设施同步完善,铺设电力线缆1.1万米,安装节能路灯451套。增强了区域雨水的蓄滞、渗透和净化能力,改善了水环境与岸线景观。
市区公共区域新增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项目是2025年衡水市20项民生实事之一。衡水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以“便民、安全、规范、智能”为宗旨,在主城区人流密集点位建设了20个电动自行车充电驿站,新增1178个充电接口,提升了市民出行的便利性与舒适度。该局从“站点布局、消防安全、智能管理”三个维度发力,全力打造让市民放心的充电驿站。在20个充电驿站共配备了125个悬挂式自动灭火弹,平均每6米一个,可自动感应场地温度,第一时间主动消灭初期火灾;配备了82个干粉和水基灭火器,满足不同类型火情的处置需求;充电区域每隔6米设置防火板,共计109块,可有效阻隔火势蔓延。此外,驿站引入智能化系统,充电主机具备过载保护、短路保护、自动计费等功能,支持刷卡、扫码等多种支付方式;全线配备全时段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实现机房对各站点的实时状态监测与录像存储;驿站还配备了夜间自动照明灯箱,方便市民夜间使用。项目的建成投用,从源头疏导了“飞线充电”等安全隐患,“随时随地满电回家”正逐渐成为现实。
艾汝辉表示,接下来,衡水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将持续聚焦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以更务实的作风、更创新的举措,努力建设更有温度、更具韧性、更显品质的美丽湖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