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最美湿地”近日正式开启“黄金观鸟季”,小天鹅、红嘴鸥等80多种、上万只候鸟陆续飞到了河北衡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衡水湖是华北平原的“生态宝贝”,保存着沼泽、水域、草甸等完整的湿地生态系统,更是候鸟迁徙路上的“五星级驿站”,还有“东亚蓝宝石”的美名。到现在为止,这里已经观测记录到336种鸟类。
时下,正是秋季候鸟迁徙的关键期,它们在这儿吃饱喝足,才能攒够力气继续南飞。根据往年经验,11月20日前后会迎来候鸟高峰,到时候最多能有6万多只鸟齐聚衡水湖,漫天飞鸟连成“鸟浪”。而且这儿的鸟还分“季节限定款”,春夏秋有鸻鹬、白鹭、野鸭这些常客,冬天就换成天鹅、大雁、灰鹤来越冬。更厉害的是,世界极危的青头潜鸭,在这儿不仅成功人工繁育,还建立了全球首个稳定的自然种群。
每到候鸟迁徙季,北京、天津的摄影爱好者都扎堆来拍“名场面”,“观鸟游”早就成了当地的特色名片。今年上半年,衡水湖周边的民宿、露营地时常爆满。
为了让大家看得过瘾,又不打扰鸟儿,2024年保护区发布了《河北衡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观鸟图》,上面把全年哪里有鸟、去哪看鸟标得明明白白。
(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刘梦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