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彭月娟 王一帆 刘明颖 王琨 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金宗明)9月24日,位于迁安经济开发区的金隅首钢公司年产40万吨冶金固废梯级资源化综合利用项目正式投产,标志着迁安市加速向“固废进园、产品出厂、吃干榨净”的绿色循环产业发展目标迈进。
该项目总投资2.4亿元,占地面积74.5亩,核心建设内容为一条冶金固废梯级资源化综合利用生产线,并配套购置余热发电机组等关键设备。项目全面投产后,预计每年可高效处理各类冶金固废40万吨,产出次氧化锌粉1.5万吨、金属化窑渣24.64万吨,同时通过余热利用,年发电量约2260.8万千瓦时,所发电能将全部用于项目自身生产,有效降低外部能源依赖。
目前,迁安市每年产生钢渣、矿渣等工业固废超2000万吨,蕴藏着巨大的绿色增长潜力。多年来,迁安市始终深耕“变废为宝”的理念,将眼光瞄准绿色循环经济产业的发展建设,加快形成技术含量高、特色突出、功能完备的节能环保产业体系。
2019年,迁安抢抓入选国家大宗固废综合利用基地契机,建平台、聚资源、强服务、促创新,重点发展固废利用、废钢加工、矿山修复、新型建材等领域,目前该市产生的矿渣主要外销水泥产业,再选尾矿砂主要用于建筑用砂及建材制品生产。2024年全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量约25万吨,综合利用率保持在97%以上。
产业蓬勃发展,项目建设至关重要。迁安市依托丰富的工业固废资源,将项目建设作为推动循环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抓手。威盛固废产业园一期已正式投产,金隅首钢固废综合利用项目试生产,标志着迁安在固废处理领域取得实质性进展。唐山玉山新材料有限公司、迁安威盛固废环保实业有限公司等企业探索了“环保管家+装备制造+固废综合利用”的新模式。
目前,迁安市已实施鑫达钢铁固废综合利用项目、迁安市金岭铁矿旅游概念性生态综合修复项目等23个固废利用重点项目,已完成投资53亿元,产值达100亿元,带动就业2000余人,实现了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共赢,绿色循环产业这一百亿级产业新支柱初见雏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