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贾宏博)近日,河北省农业农村厅聚焦秋冬种关键环节,打出农技服务“组合拳”,同时发布《河北省2025年秋收农作物秸秆科学还田指导意见》,以全方位科技支撑衔接秋收秋种秋管,为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夯实基础。
入秋以来,全省农技推广部门以党建为引领深化跨领域协作,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党支部联合省气象科学研究所党支部建立常态化会商机制,关键农时开展苗情、墒情分析与气象预判,提出针对性技术措施,实现科学减灾防患。
为扩大技术覆盖面,我省创新开展专家网络直播授课,邀请省气象科学研究所高级工程师董航宇、中国农业大学教授王志敏等业内专家,围绕秋冬种气象条件、冬小麦与冬油菜单产提升技术进行授课,经全省农技系统动员,直播在线点击量达15.5万人次。
同时,省农技推广总站联合农业农村部小麦专家指导组、国家及省小麦产业技术体系等多领域专家会商研判,共同制发《2025年河北省冬小麦播种及冬前管理技术建议》,明确“七分种、三分管”“五适播种”等核心要点。
各级农技部门还通过“线下+线上”多元宣传强化技术落地,累计组织田间观摩、室内培训25场次,发放技术明白纸、挂图1.5万余份。
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联合沧州市农技站邀请专家开展耐盐碱作物攻关、旱碱麦标准化种植专题培训;玉田县农技站以短视频形式生动解读“五适播种”技术,推动传统推广与信息化手段深度融合。
针对秋粮收获后秸秆处理与秋冬种衔接需求,河北省结合区域生产特点发布指导意见,明确北部一熟区需在封冻前完成适宜区域秸秆还田以减少火灾隐患,中南部两熟区需抢时收获并同步开展还田作业,要求各地分作物强化技术指导,规范作业流程。
河北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全省正依托技术培训、田间指导等渠道,同步推进秋冬种技术落地与秸秆还田规范实施,以科技赋能筑牢粮食生产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