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雄安新闻

全力优化营商环境 擦亮“雄安服务”招牌

□长城网·冀云客户端 牛笑 李征

雄安新区坚定不移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任务,坚持“高效办成一件事”“零障碍办好每件事”,通过深化制度创新、优化服务流程、创新服务模式,为精准服务疏解、推动产业发展、引领科技创新持续注入强劲动能,“雄安服务”金字招牌越来越亮

“要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要提高政务服务信息化、智能化、精准化、便利化水平,让群众少跑腿”。

雄安新区坚定不移地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任务,坚持“高效办成一件事”“零障碍办好每件事”,通过深化制度创新、优化服务流程、创新服务模式,为精准服务疏解、推动产业发展、引领科技创新持续注入强劲动能,“雄安服务”金字招牌越来越亮。

“高效办成一件事”

助力疏解加力提速

雄安新区持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聚焦项目、企业、个人全生命周期服务,推动事项办理“零障碍、无成本、高效率”,实现“一次告知、一表申请、一窗受理、一网通办”。

“一会三函”就是审批制度改革最生动的体现。新区通过将部分关键性审批事项嵌入“一会三函”工作流程中并行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流程办理时间实现了从“月”到“天”的变化,审批时限压缩至12个工作日。同时,创设水电气热网联合报装“100”服务模式,在全国率先实现用地单位获得水电气热网“零”审批、用地红线外“零”投资。

招投标是工程建设项目推进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项目的顺利实施和资金安全。为了规范招投标流程、提升服务质量,新区打造了“标前有辅导、标中有监管、标后有评估”服务品牌。这一系列举措有效保障了229个疏解项目494.9亿元资金安全交易,为项目的顺利推进筑牢了根基。

“我们还推出了特色招标‘一件事’,大幅压缩合并办事环节、减少申请材料10余项,针对不同类型项目制定进场交易告知手册和招投标交易手册,经营主体扫码即得。”雄安新区营商环境局工作人员郝梦然介绍。

构建京雄“同城”体验

激发“同城”活力

“雄安新人”95后杨硕3年前从北京来到雄安新区,初来乍到那会儿,他还担心换了城市生活会有诸多不便,但一项项京雄“同城化”政策服务,很快就让他卸下了这份顾虑。

手持“雄安一卡通”,杨硕来到了雄县的一家药店,卡片轻轻一刷便顺利完成了医保支付。“之前新区营商环境局的工作人员上门宣讲,我才知道,‘雄安一卡通’不仅能在京雄两地就医购药,还能乘坐公交、借阅图书。”杨硕笑着说。

雄安新区持续加大资源投入,细化实化政策措施,确保疏解对象的创业条件、居住条件、福利待遇不低于留在北京时的水平。

提起生活上的便利,杨硕兴致更浓了:“我在容东片区租房,可以提取北京的公积金,不用跑回北京办理各种手续,在线上提交申请,很快就能到账。”

今年上半年,新增不动产、护士执业证等40个电子证照京雄互认,目前,212项京雄政务服务场景、209项京津冀资质资格互认事项全面落地。北京市区两级3500余项全量事项在雄安可办。京雄两地12345热线“一键互转”、高频知识库共建共享……企业和群众办事更便捷,要素往来更顺畅。

如今,杨硕早已把雄安当成了自己的家,他常和北京的朋友感慨:“京雄‘同城化’政策让两座城市的资源无缝衔接,从工作到生活,从福利保障到日常琐事,都透着贴心和便利,在这里打拼特别有奔头!”

“人民之城”宜业又宜居

2023年11月,雄安新区制定出台关于打造创新高地和创业热土聚集新人才的若干措施,推出了顶尖人才、青年人才等各类人才引进及重大平台落地奖励等16条政策措施。

在雄安,高校应届毕业生入职后可获每月1000元—3000元生活补贴,符合条件的人才可申办雄才卡,持卡人可享受涵盖教育、医疗、住房、落户等在内的政策支持……截至目前,雄安新区已累计发放“雄才卡”1.5万余张,各类人才纷至沓来,在雄安的各个领域发光发热,与这座新城共同成长。

便捷的“15分钟生活圈”,是很多人选择留在雄安的一个重要原因。

“5分钟到幼儿园,10分钟到小学,15分钟到中学,卫生服务站、养老驿站就在社区周边,日常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都在15分钟生活圈内。”住在容东片区的李女士深有感触地说。不仅如此,社保、医保、个体等各类政务服务事项,在家门口的社区服务中心就能办理,为群众办事提供便利。

“周周看、家家到”

“雄安服务”深入人心

近日,中国中铁雄安新区区域总部的会议室内,一场特殊的“会议”正在举行。雄安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相关负责人带队,新区综合服务中心牵头组织有关职能部门,与中国中铁雄安新区区域总部及下属10多家分子公司的疏解人员代表畅所欲言,气氛热烈而融洽。

疏解人员代表围绕资质办理、住房保障、交通出行等实际问题逐一提问,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则当场回应、详细解答,对于能立即解决的诉求现场敲定解决方案,需要后续跟进的则明确责任人和办理时限,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

如今,“大走访”“周周看、家家到”已成为雄安新区各级党员干部的常态。在建设银行项目建设现场,启动区管委会的工作人员带着最新的《疏解服务手册1.0》上门,一对一详细梳理了项目的选址规划、工程审批、建设管理等工作流程;在中关村科技园,政务服务中心的帮办人员正在帮企业梳理变更所需材料,“园区事园区办”畅享便利;在雄安新区华望城安居保障房,住房管理中心、雄安集团的志愿者们为华能集团疏解员工送上周边生活配套指南……

无论是清晨的项目工地,还是午后的企业办公楼,总能看到新区工作人员忙碌的身影。他们用脚步丈量着服务的半径,用行动践行着“以人民为中心”的诺言,让每一个企业群众在新区安心扎根,也让“雄安服务”这张名片更加熠熠生辉。

2025-09-18 2 2 河北经济日报 con179954.html 1 全力优化营商环境 擦亮“雄安服务”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