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衡水新闻

安平:“老帮老”银龄互助暖人心

本报讯(通讯员崔颖迅 李颖)在安平县,一群银发志愿者活跃在各个社区,上门为高龄老人测量血压、代购物品、陪伴聊天,组织戏曲演出、开设爱心食堂……一场以“银龄相伴 情暖安平”为主题的“老帮老”志愿服务行动,正在这里温情上演。

今年以来,安平县以党建引领为核心、社区为依托、低龄老年志愿者为主体,探索“老帮老”互助养老新模式,构建“政府引导、社区搭台、老人参与、社会支持”的养老服务新格局。

“双清单”精准对接,结对帮扶见实效。依托15个社区居委会和145个便民服务驿站,对全县辖区内60岁以上9628名老人的基本情况进行梳理,建立低龄老人供给台账544份、高龄老人需求台账387份,推行“需求+资源”双清单制度,实现供需精准匹配。

截至目前,全县组建31支“老帮老”志愿服务队,招募志愿者300余名,完成结对帮扶302对,开展服务活动40场,服务老人2000余人次。社区工作人员作为结对帮扶的管理者与指导员,动态维护帮扶信息库,确保服务持续、精准、有效。

“点单式”服务暖心,银龄品牌显特色。安平县推行“点单式”服务模式,通过网格员走访、热线电话、线上平台收集老人需求,由志愿服务站统一派单、志愿者接单。同时,为受助老人发放“爱心服务卡”,记录服务内容、时长与反馈,社区定期回收核查,确保服务真实透明。

服务涵盖生活照料、健康护理、精神慰藉、应急援助等领域,已为23户失能独居老人完成适老化改造,配备防滑垫、防滑凳等设施。各社区还结合自身优势,打造“银龄课堂”“爱心义剪”“戏曲养老”等特色项目,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

“一社一品”遍地开花,银发服务结硕果。安平县15个社区结合实际,探索特色志愿服务模式,形成“一社一品”互助养老品牌格局。国盛社区创新“1+2+7+N”银龄悦享模式,以党建引领整合7支服务队伍,构建多元养老服务体系;幸福社区构建“1+3+7”同心圆工作体系,通过社区统筹、“微网格”职能单位、“红色合伙人”联建共建三轮驱动,实现互助养老常态化;金帝社区建立“四邻八队+积分超市”机制,以四邻理念引导专业服务队为高龄、独居、失能老人开展精准服务。各社区通过打造银龄互助文化墙、组建专业志愿服务队、创新文化互助平台,推动“老帮老”服务向专业化、规范化、品牌化发展。

积分激励促长效,银发力量再出发。为增强志愿服务可持续性,安平县结合“积分超市”制度,对志愿者服务量化积分,可兑换生活物品,激发参与热情。同时,建立常态化培训机制,每季度开展不少于2次专业培训,内容涵盖急救、心理疏导、康复护理,提升志愿者服务能力。

如今在安平,“老帮老”已不是一句口号,而是融入日常的温暖实践。这份银发温情,正绘就安平县养老服务新图景,为基层治理注入“银色力量”。

2025-09-17 2 2 河北经济日报 con179897.html 1 安平:“老帮老”银龄互助暖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