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市创新打出“产业+文旅”组合拳,将特色美食作为连接产销、激活消费的重要纽带,精心组织全市30家衡水旅游美食、非遗美食深度参与,以一场热闹非凡的衡水旅游美食嘉年华,为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本报讯(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卢婉凤 张文婧)9月12日,“万里食安风·老家美食行”2025中国食品安全万里行——河北安平站暨衡水市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大会、衡水市旅游美食嘉年华系列活动在中国·安平国际会展中心正式拉开帷幕。来自全国的参展商、采购商、行业专家等齐聚安平,共话食品安全发展,共赏衡水特色美食,共探农文旅融合新路径。
特色活动多维联动
解锁美食与文旅融合新体验
本次活动以“食品安全”为核心,以“美食文旅”为纽带,设计了多项特色亮点活动,让参会者在感受“食安”魅力的同时,深度体验衡水的文化底蕴与美食风情。
首届“老家乡水果猪肉杯”河北地标美食食材烹饪大师邀请赛同步开启,来自全省的40余组专业厨师同台竞技,以水果猪肉及内脏为原料,现场烹制“创意热菜”与“地域特色菜”两大品类菜品。获奖名厨开展现场教学,通过制作流程分享、互动试吃等形式,推动技艺交流与菜品创新,让安平特色猪肉菜品走进大众视野。
美食体验板块同样亮点纷呈。汉王酒店以老家乡水果猪肉为核心食材,匠心研发102道特色菜品,打造“老家乡全猪宴”,通过“线上+线下”宣传扩大影响力,让安平特色美食走向更多受众。“老家味道”旅游美食街区集中呈现创意美食,迷你马卡龙肉夹馍以老家农牧优质小麦为原料,搭配果蔬汁染色,兼具颜值与口感;“猪鼻鼻烤肠”凭借复刻猪鼻子的萌趣造型,成为现场“打卡神器”。
活动期间,衡水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组织参展商走进台城红色旅游景区,重温红色故事、缅怀革命先驱;畅游衡水湖国家5A级旅游景区,欣赏湿地生态风光,邂逅自然野趣。“红色底蕴+绿色生态”的沉浸式之旅,让游客全方位感知衡水自然与人文共生的独特魅力。
产销对接与品牌赋能
助力产业升级与乡村振兴
除了舌尖体验与文旅的融合呈现,活动同时也推动产业资源开展深度对接。作为产业对接的核心载体,十大展区强势汇聚252家企业,织就多层次、广覆盖的产业交流网络,让供需两端精准“牵手”。
衡水市创新打出“产业+文旅”组合拳,将特色美食作为连接产销、激活消费的重要纽带,精心组织全市30家衡水旅游美食、非遗美食深度参与,以一场热闹非凡的衡水旅游美食嘉年华,为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衡水市农产品成果展区精心打造“地标矩阵”,深州蜜桃的清甜、饶阳蔬菜的鲜嫩扑面而来,“老家乡”面粉、郑庄农牧“水果猪肉”等本土优质产品集中亮相,直观展现衡水农业产业硬实力,采购商与本地企业现场围坐洽谈,从产品品质到合作细节深入沟通,让产销对接更精准、更高效。
不仅如此,活动还集结了全国180家美食、生鲜产品代表,河北本地近100家地标产品经营主体,以及衡水本地60余家食品加工与非遗美食企业,更有50位大型农批市场、商超连锁、电商新零售采购商到场,通过食品展销会搭建起高效对接桥梁。摩尔多瓦红酒展团、格鲁吉亚红酒展团带来异域风味,光明、蒙牛、伊利、青岛啤酒等知名品牌更是强势入驻,既丰富了展品品类,也为参展企业拓宽了合作渠道,让这场盛会成为推动产业升级、助力乡村振兴的强劲动力。
据悉,近年来,衡水市把现代农业作为市域主导产业,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强市步伐,打造“育苗繁种、种植养殖、生产加工、销售流通、安全追溯”全产业链,形成6大深加工产业集群,建成2个国家级农业园区、28个省级示范园区,市级以上龙头企业395家,“两品一标”农产品219个,规模生产经营主体全部纳入农产品质量全过程追溯体系。作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市,衡水年产粮90亿斤以上;作为果蔬大市,年育苗能力10亿株,蔬菜年产量380余万吨,水果120余万吨,蔬菜北京市场占有率达12%;作为畜禽养殖重点市,衡水拥有国家级核心育种场5家,国家级生猪调出大县1个(安平县),正在建设国家肉羊优势特色产业集群,肉、蛋、奶年产量分别达31.5万吨、28.2万吨、40.7万吨,为区域农产品供应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