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王映华 赵晨阳 王晓曦
金秋时节,沽水之畔的沽源县热闹非凡。水城广场上,文明集市人头攒动,原创歌曲展演歌声悠扬,集体婚礼温馨浪漫,歌手大赛激情唱响;乾华广场内,“双争有我·画说河北”“金莲花开·文润沽源”书画展墨香四溢。这场为期两天的“金莲花开”系列活动,不仅是当地群众的欢乐盛宴,更是沽源县深耕文明实践品牌、以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生动写照。
从一朵自然生长的金莲花,到一个深入人心的文明实践符号,“金莲花开”究竟因何绽放、何以绽放、又如何绽放生辉,成为沽源发展路上值得探寻的课题。
因何绽放
从地域符号到精神载体的蜕变
提及沽源,人们总会想到“八百里金莲川”的盛景。金莲花,这朵绽放在草原上的金色花朵,是沽源得天独厚的自然馈赠,更是刻在当地百姓心中的集体记忆。多年来,金莲花默默见证着沽源的变迁,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沽源县委、县政府意识到,要激活发展动能,必须找到一个能凝聚人心、承载文化的核心载体。
“金莲花不仅是一种植物,更是沽源的地域名片和精神象征。我们何不以此为锚点,打造一个属于沽源的文明实践品牌?”这一想法的提出,迅速得到了各方响应。自此,“金莲花开”文明实践品牌正式启航。从最初的构想,到逐步落地,沽源县始终围绕金莲花所蕴含的坚韧、纯净、向上的精神,构建起涵盖文化艺术、文明倡导、体育赛事、基层服务的活动矩阵。
连续三年举办的“彩色周末”活动,累计惠及16万群众,让文化生活走进了寻常百姓家;婚恋交友活动牵线搭桥,促成20多对青年成功追爱,为当地注入了青春活力;“贵由赤”环湖挑战赛穿越湿地草原,既展现了沽源的生态之美,又点燃了群众的运动热情;图书捐赠、文化讲座深入乡村,为村民打开了了解外界的窗口。如今,“金莲花开”已不再是单纯的活动品牌,而是成为了凝聚县域精神、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完成了从地域符号到精神载体的蜕变。
何以绽放
多方协同与创新模式的支撑
“金莲花开”品牌的茁壮成长,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得益于精密的组织体系、多方协同的工作格局以及创新的运作模式。在“金莲花开”系列活动筹备与举办过程中,20余个支持单位协同联动,形成了强大的工作合力。
各乡镇提前谋划布展,积极动员群众参与,让活动氛围愈发浓厚;团委组织志愿者全程提供引导、服务,红马甲成为活动现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书画展承办单位精心筛选作品、布置展厅,让每一幅作品都能完美呈现。
与此同时,沽源县还探索出“品牌化运作、项目化实施、常态化开展”的文明实践新模式。“初见会客厅”直播访谈助力文化传播,扩大乡村产业影响力;“文明市集”将志愿服务与产销对接相结合,把服务送到群众身边;体育赛事带动旅游消费,激活乡村经济活力;百姓大舞台为群众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激发基层文化创造力;书画展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乡土文化,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多方协同的工作格局与创新的运作模式,如同为“金莲花开”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养分,让其在乡村振兴的土壤中茁壮成长。
绽放生辉
以文明实践赋能高质量发展
如今的“金莲花开”,早已不仅仅是一个文明实践品牌,更成为了推动沽源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在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民生改善等方面绽放出耀眼的光芒。
在经济发展方面,“金莲花开”系列活动为农特产品销售搭建了广阔平台。文明集市上,农业农村局和各乡镇的展位前,藜麦饼干、金莲花茶等农特产品深受青睐,“沽之源助农”等电商直播间当天累计销售额突破30万元,藜麦、莜面、草原牛肉干等产品成为爆款。据统计,“金莲花开”品牌创建以来,沽源县农特产品线上销售额稳步增长,有效带动了农民增收致富,为乡村产业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在文化繁荣方面,各类文化活动的开展让乡村文化焕发出新的生机。书画展上,近百幅主题鲜明的作品,既有书法作品的笔力遒劲,又有中国画的意境深远,让群众在艺术熏陶中重温历史、感悟家乡之美;原创歌曲展演中,15首以沽源风貌为主题的歌曲,唱出了对家乡的热爱,展演视频在多个平台播放量累计突破300万次,引发了在外游子的思乡之情;歌手大赛上,45名选手用歌声诠释对家乡的深情,让更多人了解到沽源的美。如今,沽源县乡村文化活动参与率大幅提升,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愈发丰富。
在民生改善方面,“金莲花开”系列活动将志愿服务送到群众心坎上。文明集市的服务区内,卫健局的义诊台为300余人次提供医疗服务,司法局的法律咨询台解答120件法律问题,人社局的招聘展位为86人次提供就业指导。从免费修手机到政策解读,从健康检查到就业帮扶,“文明集市”真正做到了“群众有需求,服务有回应”。群众对文明实践的满意度达98%,这一数据背后,是“金莲花开”品牌带给群众的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与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