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吴苗苗)记者从省生态环境厅获悉,该厅将2025年确定为生态环境系统“服务提升年”,谋划实施主动服务理念提升、环评服务提升、机关服务提升、信访服务提升、执法服务提升五大行动,不断提升生态环境服务效能。
全省生态系统实施主动服务理念提升行动,把解决群众身边的生态环境问题作为服务重点。主动与企业、社会组织和公众进行沟通交流,整合各方资源,形成工作合力;主动加强与工信、住建等部门沟通协调,建立定期会商机制,在制定产业政策、城市规划等方面充分考虑生态环境因素,共同研究解决跨部门的环境问题。
环评审批是生态环境部门面向企业的第一个服务窗口,省生态环境厅通过优化流程、提前介入、精准帮扶,全力保障项目早落地、早投产、早见效。今年以来,将703个省重点项目和2649个市重点项目等纳入清单管理,协调解决审批中遇到的难题,有效提升审批效率;上半年,全省共审批环评文件3348个,涉及总投资4416.24亿元。纳入“河北省环评预约挂号服务平台”的8136个项目中,6285个已完成审批或无需办理环评,帮扶完成率达77.2%。持续深化排污权交易改革,上半年,全省累计排污权交易1468笔、交易金额1.22亿元,其中企业间交易674笔、金额0.32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03%、176%。
为畅通沟通渠道,提升行政效能,省生态环境厅创新“即点即见”接待模式,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实时显示每名干部具体负责的工作内容、联系方式、在岗情况,创新“一键约见”工作模式,并健全企业反映问题的反馈、交办和落实制度,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同时,针对企业需求,组织专家团队开展政策宣讲和技术指导。据统计,今年以来,全省生态环境系统共开展政策宣讲2070场,提供技术指导3432次,帮助企业准确理解和精准运用环保政策。
此外,省生态环境厅倾力打造了“河北省生态环境信访工作信息化管理平台”。构建信访案件库、全过程管控、智能分析帮扶、统计评估四大模块,开展开门接访、重点约访、带案下访,面对面倾听群众诉求,实打实解决突出环境问题。通过一系列扎实举措,加快推动一批群众身边的环境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公众满意度显著提升。
为了规范涉企执法,体现执法温度,省生态环境厅积极探索“执法+服务”模式,印发《关于严格规范涉企生态环境行政执法集中整治专项行动方案》,充分发挥“数智环保执法服务系统”和“执法服务APP企业端”平台作用,推进执法全流程线上办理、全过程回溯,大幅减少不必要的现场检查。上半年,全省生态环境领域共入企检查4.3万余家次,比去年同期下降52.17%。实施预警与服务前置。完善执法服务APP平台,增设预警功能,及时为企业推送预警信息,增设企业申诉和整改上报审核环节,完善事中事后监管服务机制,引导企业积极整改问题。截至目前,企业下载执法服务APP累计8.87万余次,服务评价9305家次,平均分9.99分(10分制),留言咨询52条,投诉建议1条。
下一步,省生态环境厅将持续深化“服务提升年”活动,进一步健全服务体系,推动服务向全过程、全链条延伸;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深化环评等重点领域改革,推动审批再提速;加强服务能力建设,打造一支懂政策、懂技术、会服务的专业化队伍;强化数字赋能,提升生态环境服务的智能化、精准化水平;深化党建引领,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打造更多环保服务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