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保定新闻

定兴:深化校地合作 提升基础教育水平

学生在进行科学实验。肖亚欣 摄

本报讯(长城网·冀云客户端牛琪 通讯员梁洁)26所学校荣获河北省“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示范校”“体育传统特色示范校”,近两年累计458名教师获市级以上荣誉,为人工智能、医学、航空航天等尖端领域贡献出一批新生力量,形成“特色育人—质量提升—品牌辐射”的良性发展格局。

近年来,定兴县始终将教育作为县域发展的重要工程和“金字招牌”,秉承“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理念,深化探究“十百千万”工程,全面夯基础、补短板、强弱项,形成了以8万名学生、6675名教职工、308所学校为单元的高新教育格局。

为全面深化教育领域改革,提升基础教育水平,2021年保定市启动了“1530”工程,由创新人才教育研究会在全国遴选一批具有先进教学理念,及丰富教学实践经验的教育家型校长,对保定市22个县(市、区)、开发区开展结对帮扶,定兴县对接名校为上海市复兴高级中学。

在对接过程中,定兴县实行“1234”工作法,即抓好“教育创新发展”一个思想共识,抓好“末端落实和资金保障”两个机制,抓好“线下请进来、线下抓教学、对接多角度”三个交流机制,抓好“专家引领、校长示范、骨干辐射、宣传报道”四项重点工作,实现与上海市复兴高级中学的思想共通、理念融合、学科促进。2023年10月,在创新人才教育研究会振兴县域教育(保定)定兴县实验基地,上海市复兴高级中学15名教师到此开展教学研讨活动,课例展示、主题微讲座、评课研讨等接次展开,定兴县初高中800余名骨干教师全程参与。近两年来,该县与上海市复兴高级中学开展对接活动51次,受益师生达31805人次。

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近年来,定兴县将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以铸师魂为核心、修师德为根本、强师能为重点,多措并举,提升教师整体水平及教学能力。

该县充分发挥443名省市名师、120名县级学科带头人、13个县级名师工作室示范引领作用,在小学学段成立了6个研训共同体,在初中学段成立了5个研训共同体,每个共同体成员涵盖了县城、农村的各级各类学校,打通了县城和农村、公办和民办、理论和实践方面的教研壁垒,实现了区域和人员的全覆盖,并建构了“教研室—研训共同体—学校”三级联动的教研体系,研训共同体每学期举办3次活动,由共同体内成员校轮换承办,依据校本研训活动的结果,推选优秀的教师做课例展示,不驻室教研员以主题微讲的形式对课例进行深入剖析,目前,有76所学校承办了共同体活动,1400余人次进行了课例展示;今年组织参加市级新教材培训、义务教育学段研训共同体活动等教研培训活动20余次;县级名师工作室采用专题式研究,以典型课例推进启发式、互动式、探究式、体验式教学策略在课堂中的实践,去年以来开展送教下乡65次,辐射教师3000余人次,提升了教研活力。

此外,该县深化校地合作,与上海市复兴高级中学线上交流培训152次,参与人数达2.8万人次。双方深度互访5次,在促进定兴县深化课程改革、深入开展教学科研、优化课堂教学模式、规范教学常规管理、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完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同时,为了扎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定兴县坚持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加强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等内容的相互渗透与融合,不断提升学生综合素质,通过“一校一品”社团活动模式,满足学生多元化、个性化学习需求,助力学生幸福快乐成长。

2025-09-02 2 2 河北经济日报 con179020.html 1 定兴:深化校地合作 提升基础教育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