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陈志洋 通讯员李莹莹 李志芳)自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工作启动以来,河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四地质大队(以下简称“地质四队”)党委高度重视,依托自身资源优势,坚持“五个聚焦”,高质高效推进土壤普查工作,为守牢耕地红线、夯实粮食生产基础提供了可靠的基础数据和信息支撑。
地质四队秉持“党建兴则事业兴,党建强则事业强”的理念,将野外土壤普查临时党支部建在项目一线。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通过抓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党小组会议等活动,深化支部联建共建,有效提升了党员干部的理论水平与党性修养,将学习成果切实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发展动力。
同时,以党建与思想融合为抓手,严格落实谈心谈话制度,及时掌握党员干部的思想动态,关心外单位同志的困难,凝聚了三普队伍的力量,保障了队伍的团结稳定。面对恶劣天气以及工期紧、任务重,党员干部依托党员先锋队、青年突击队,主动担当、带头攻坚,充分发挥了模范带头作用,展现了共产党员的应有本色。
为有效提升项目执行效率,项目组大力弘扬“三光荣”“四特别”精神,践行报国使命担当。通过制定激励机制,逐步提高每日任务目标,各小组每日工作量上限从6—7个点位提升至8个点位。项目组成员相互学习、分享经验,形成了你追我赶、并肩作战的良好氛围。
在野外调查的43天里,各调查小队的工作时间从8∶00-18∶00逐渐延长至7∶00-20∶00,每天完成的点位数量从四五个增加到七八个,主要技术人员更是做到了零请假、零误工,充分展现出地矿队伍讲政治、守纪律、有担当、善团结的良好风貌。
第三次土壤普查内容涵盖立地条件普查、性状普查、类型普查和利用状况普查等多个方面,对人员专业素质要求较高。地质四队首次参与此类重大农业农村项目,面临着技术人员知识储备不足、外业调查难度大等诸多挑战。
为克服这些困难,地质四队自编写试点方案开始,就有针对性地挑选技术骨干学习相关规程和规范,并多次组织参与国家、省级及专业机构的培训。此外,还邀请县农业农村局主管领导、省专家组及河北农业大学专家,对各调查组工作进行跟踪指导,及时解决难点堵点,为三普工作的高质量开展扫清了技术障碍。
加强项目风险研判是实现项目高质量开展的重要环节。针对外业调查采样设备可能存在的数据丢失风险问题,地质四队积极与省三普办及驻围场专家组进行沟通,及时更新采样终端App。同时,明确每日任务分配和调查终端的操作实行专岗专人制度,且必须由获得省三普办公室专业技术知识考核通过的技术人员完成,并进行现场线上自检、互检。
通过这些措施,确保了整个调查过程实现区域不漏点、填报不漏表、取样不漏图的良好局面,极大地避免了数据丢失、返工重查、高山重爬等情况的发生,有效保障了工作进度和调查人员的工作心态。
地质四队始终秉持服务社会、大局与群众的理念,将助推经济社会发展视为己任。在第三次土壤普查工作中,针对采集征占农户土地时部分农户出现的消极抵触情绪,项目组各调查小队统一佩戴河北省三普办公室核发的培训合格证件,制作了100幅“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利国利民”条幅,广泛宣传普查的意义,营造了浓厚的工作氛围。
项目开展以来,地质四队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快推进的原则,在环境恶劣、时间紧迫的双重压力下,高效完成了全部调查取样工作,其工作业绩得到了各级领导和专家的广泛认可。地质四队将以此为典型引领,不断强化“五聚焦”的效能释放,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北篇章贡献四队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