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市路南区广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以“双争”活动为引领,推动“双争榜样”培树深入挖掘制度化、“双争故事”讲述广泛颂扬具象化、“双争活动”持续升级品牌化,在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中逐步形成了“走进‘你’·感动‘我’”特色品牌
本报讯(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金宗明 通讯员陶圆 王昊)近年来,唐山市路南区广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以“我是文明市民、要为城市争光,我是燕赵儿女、要为河北争气”活动为引领,把先进典型选树与全区中心工作同频共振,推动“双争榜样”培树深入挖掘制度化,实现了从单一评选路径到双轨并进大格局的构建升级;推动“双争故事”讲述广泛颂扬具象化,实现了从靠近榜样到与榜样同行的热度升级;推动“双争活动”持续升级品牌化,实现了从“路南好人”到“中国好人”的荣誉升级。在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中逐步形成了“走进‘你’·感动‘我’”特色品牌,以品牌引领全社会“爱党爱国爱乡、奋发奋斗奋进、向真向善向美、学法用法守法”时代文明新风蔚然成风。
“双争榜样”培树深入挖掘制度化
路南区以选树发布“月评学雷锋十佳事迹”为支点,激发全区先进典型评选的热情。建立运行“月评学雷锋十佳事迹”市、区、镇(街)、村(居)四级协同机制,坚持面向基层、全民参与,充分挖掘群众身边助人为乐、见义勇为、敬业奉献、孝老爱亲、诚实守信、自强不息六类优秀典型,层层选树、周周张榜,形成逐级递进评选发布机制。创新拓展行业系统评选发布机制,教育、城管、政法、卫健、应急等系统,通过“组织推荐、群众推荐和个人自荐”三种方式,经过部门联审、公开公示、评选认定等环节,层层选树“月评学雷锋十佳事迹”。“双轨”运行模式拓宽举荐渠道,既注重面向基层挖掘典型,又可从行业领域发现典型,不断扩大榜样人物“蓄水池”和“典型库”。截至目前,全区累计评选发布村(居)级各类典型643人、镇(街)级308人、区级246人。先后从这些典型中走出魏晓辰、付东艳等4名唐山市道德模范,曹小英、徐鹏翔等“时代新人·河北好人”9组(10人),郑毅、刘义、唐建文等3名“中国好人”。一个个典型,就像一粒粒种子,生根发芽、绽放文明之花。
“双争故事”讲述广泛颂扬具象化
路南区坚持把推介先进典型融入日常生活,利用传统媒体和网络新媒体优势互补,用生动鲜活的语言讲好“走进‘你’·感动‘我’”的时代故事。抓时效全媒体传播。融媒体中心拍摄创作海报、短视频等新媒体作品,利用微博、微信等平台广泛推送。路南发布、文明路南等微信公众号开设深入开展“‘双争’进行时”专题专栏,及时刊发评选发布相关信息,做到第一时间转载、实现一站式阅读。统筹拓展阵地放大效应。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为载体,组织开展“走进‘你’·感动‘我’”先进模范事迹巡展进农村、进社区、进机关、进校园、进企业26场,推动身边榜样走进群众、感召群众,真正在基层和群众中火起来、活起来,实现上下同热。集中举办先进典型颁奖典礼,邀请代表及家属出席重大活动,充分体现荣誉感、自豪感。
“双争活动”持续升级品牌化
路南区不断丰富“走进‘你’·感动‘我’”的品牌内涵,坚持定向培育、动态管理。树立标杆,感召群众。身边榜样的故事可敬可亲可学,让群众学有样板、行有动力。织点成面,服务群众。重点挖掘群众身边榜样,实现榜样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带动群众、服务群众。组织各行业典型深入开展各具特色的理论宣讲,让党的声音传到街头巷尾、田间地头。一个个生动鲜活的身边榜样,形成“点亮一盏灯、服务一群人”的生动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