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鱼不换水,种菜不施肥,这样的稀罕事,就藏在康保县张纪镇的生态循环智慧农业示范园区。
康保县地处坝上高原,平均海拔1450米,气候干旱少雨。可如今,这里的水产品声名鹊起,连北京的客户都专程来订购,奥秘就是“鱼菜共生”。
鱼在菜间长,菜在水中生,在“鱼菜共生”大棚里,20个直径6米、高1.45米的圆柱形金属养鱼缸整齐排列,缸里的鱼儿甩尾跳跃,活力十足,而旁边菜池里的生菜、空心菜、芹菜根系全部浸在清水中。这里一个鱼池可投3000尾鱼苗,园区10座大棚200个鱼池可年产鲈鱼、鳜鱼等70多万斤,主要销往京津冀地区,市场供不应求。
“鱼菜共生”技术在各地不少见,这里又有哪些绝招?
园区自主研发了一体化微生物反应器,里面有30多种复合菌,能把鱼粪水中的氨氮、亚硝酸盐等物质转化为蔬菜可吸收的营养成分。蔬菜“吃饱”了,水也“排毒”了,再流回鱼缸内继续养鱼,不仅绿色无污染,还可节水90%,形成了“鱼肥水—菜净水—水养鱼”循环,因此这里出产的鱼肉更嫩、蔬菜更鲜。
这里的水产卖得好,除了技术过硬,还有独特的天然优势,能打出巧妙时间差。
康保县生态循环智慧农业示范园区负责人王鑫介绍:“南方在炎热季节由于水温过高,会对淡水鱼养殖造成高温障碍,而康保这个地区的冷凉气候,我们利用‘鱼菜共生’系统,可以提供淡水鱼,填补市场的空缺,不仅销量不愁,而且价格会比平时高很多。”
(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何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