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承德新闻

双滦区法院:“支部建在庭上”提升执行效能

本报讯(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陈志洋)为有效破解基层人民法庭执行力量相对薄弱、案件信息传递不畅、群众反映强烈的“执行难”问题,承德双滦区法院深入贯彻落实最高人民法院“支部建在庭上”部署要求,创新推行执行局党员干警组织关系嵌入基层法庭党支部机制,切实将党支部建强在人民法庭一线。自2024年4月机制运行以来,基层法庭案件执结率同比提高11.2%,实际执行到位率提高9.7%,执行质效核心指标实现全面提升。

组织嵌入强根基,力量下沉增实力。针对基层法庭执行力量不足的短板,精准选派8名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突出的执行局党员干警,将其组织关系正式转入对接的4个基层法庭党支部,并实行每半年轮岗机制。机制运行以来,嵌入执行法官组织开展专项执行培训16场次;法庭具备独立执行能力的干警比例由35%提升至58%;法庭执行干警人均办案量增长26%,执行案件办理效率和质量同步提高。

机制融合促协同,一体联动提质效。着力打破“立、审、执”环节壁垒,构建法庭党支部与嵌入执行法官的高效协同机制。推行审执衔接,在嵌入执行法官的带领下,法庭干警直接参与执行线索摸排、文书送达、调查取证、执行和解等具体事务,法庭干警参与执行案件办理比例达47.7%,形成“立审执”一体化联动格局。强化财产保全,加强审判环节财产保全的提示引导,推动财产保全率由20.3%升至38.4%,有效减少“程序空转”,显著降低“执行不能”风险。

党员带头破难题,攻坚克难显担当。充分发挥嵌入执行法官和法庭党员干警的先锋模范作用。在法庭党支部设立“党员执行先锋岗”,由嵌入执行法官牵头负责,组织法庭党员骨干,集中力量对基层法庭32件疑难案件、涉及辖区8家重点企业的重点难点案件开展专项攻坚,通过集中研判、多措并举,合力破解“送达难”“查人找物难”“财产处置难”等执行顽疾。截至2025年6月底,“党员执行先锋岗”已成功执结上述重点案件27件,执行到位金额440余万元,涉企案件和解履行率达87.5%。机制运行以来,基层法庭案件平均执行周期下降18.3%。

服务延伸暖民心,司法为民践初心。依托基层法庭贴近群众的地域优势,嵌入执行法官在法庭设立“执行联络站”,每周三全天驻点办公,接待当事人。机制运行以来,“执行联络站”共接待当事人咨询400余人次,现场受理执行申请227件,促成执行和解166件,成功化解信访案件6件,让群众切实感受到执行的力度与司法的温度。得益于前端化解和便利服务,基层法庭审结的涉财产案件自动履行率达63.4%,较机制实施前提高7.7个百分点。

2025-08-12 2 2 河北经济日报 con177700.html 1 双滦区法院:“支部建在庭上”提升执行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