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长城论坛

产学合作培育新型经贸人才

□王根强 李洪良

2025年1月,《关于推动文化高质量发展的若干经济政策》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在文化强国建设进程中迈出了关键一步。在全球经济结构深度调整、我国经济与贸易形态持续转型的背景下,文化产业作为新兴支柱产业,其国际化发展对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具有战略意义。然而,当前文化产业国际贸易的蓬勃发展态势与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之间,存在结构性错位,亟需将文化资源尤其是地方特色文化资源,系统性融入专业教学实践。产学合作育人机制正是破解这一困境的关键,通过构建高效协同生态,将产业前沿需求融入教学核心,为锻造兼具文化底蕴与国际视野的新型经贸人才提供方向指引。这一模式将提升高校服务地方文化产业能力,驱动区域文化创新传承与国际传播,为文化产业在全球贸易格局升级中提供坚实人才与智力支撑。

产学协同育人,锻造区域文化与经济共生闭环

产学联动机制的核心价值在于构建“国贸教学—文化产业—地方经济”的可持续闭环。一是人才精准供给。高校为国贸专业注入深厚文化素养与前沿数字技能培养,为地方文化企业定向输送既深谙文化内涵、精通国际贸易规则,又擅长数字营销的复合型本土化人才。二是智力赋能与项目孵化。依托师生团队深度参与,为地方文化企业提供市场调研、跨境营销策略、独立站运营等实战解决方案,有效助力文化出海项目孵化落地。三是智库引领与品牌共建。产学合作推动高校成为地方产业发展的核心智库,并促进校企联合申报高级别项目课题。通过学生竞赛成果转化、实践项目案例推广及海外文化巡展活动,共同塑造并传播地域文化标识(如衡水湖生态、儒家文化、武强年画、衡水老白干、武强乐器等),形成专业教学赋能产业与地方经济发展的良性生态。

国贸专业教学改革通过四大核心路径为区域经济注入强劲动能。一是驱动经济增量。直接促进文化产品与服务出口增长,吸引文化领域外商直接投资,并创造设计、数字营销、跨境电商、文旅融合等高附加值新兴岗位。二是优化产业结构。持续提升文化产业在地方GDP中的占比与附加值,推动传统非遗产业向高价值创意产业及文化服务贸易转型升级。三是跃升区域品牌。系统打造并输出地域文化标识体系(如衡水市的自然生态、历史人文、非遗技艺、产业文化标识),显著提升国际知名度,带动文化旅游增长,全面增强城市软实力与综合竞争力。四是深化社会效益。促进非遗技艺活态传承与创新转化,筑牢地方文化自信与社会认同,最终形成“经济增值—产业升级—品牌输出—文化永续”的可持续发展闭环。

聚焦教学改革,打造“文化产业国际经纪人”

面向文化产业国际贸易的蓬勃发展,需要打造能够深度整合文化资源、精通国际规则并驾驭数字技术的核心人才——“文化产业国际经纪人”。

精准诊断人才供需断层。针对衡水特色乐器产业及国贸毕业生的双向调研揭示,当前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与地方文化产业国际化需求存在五大核心矛盾。一是产教融合脱节。课程内容滞后于产业实践,缺乏文化IP估值、国际知识产权保护等关键模块。二是产业实证能力薄弱。从业者普遍缺乏产业细分领域知识(如乐器外观设计专利国际申请流程),导致难以应对仿制品冲击,损害市场环境。三是数字营销实战缺失。现有课程偏重电商基础理论,未能覆盖国际短视频营销、独立站深度运营等必备新技能。四是跨文化传播精准度不足。外语教学侧重商务谈判术语,忽视对深层文化符号的解读与运用能力培养。五是服务贸易课程系统性欠缺。现行课程未涉及“产品+服务”整合开发(如乐器出口配套在线考级课程),难以满足复合型贸易需求。

重构目标与课程体系。基于产业需求,“文化产业国际经纪人”需淬炼三大核心能力。一是文化传承力,深度解读文化技艺精髓与文化符号内涵。二是贸易创新力,设计并运营高附加值文化服务包(如“乐器出口+在线教学课程”)。三是技术应用力,熟练运用AI工具生成多语言营销内容、利用AR/VR技术开发沉浸式文化体验。课程体系亟需动态重构与优化。一是核心课程升级。在《国际贸易实务国际市场营销》等课程中深度嵌入地方文化产业案例与文化贸易专题。二是方向课程聚焦。定向开设《地方文化产业与贸易》《文化产品国际市场营销》《国际文化服务贸易》《跨文化商务沟通》《非遗保护与产业化》。三是前沿模块增设。引入《地方文化IP开发与跨境保护》《文化数字营销实战》《文化服务贸易项目设计》等新课。

创新教学方法与平台。推动教学模式向实战化、情境化深度转型。一是项目驱动教学。以地方真实文化产业项目为轴心,开展案例教学与项目实训。二是双师协同育人。实施“学术导师+企业导师”双轨制,邀请非遗传承人、文化贸易高管进课堂。三是实战平台构建。与地方文化企业及产业园共建实习基地,组织学生参与文化贸易推广、国际展会服务,设立“地方文化产业贸易工作室”支持学生创新创业项目。

【本文系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407303423)文化产业贸易融入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学改革的路径研究】

(作者单位:衡水学院)

2025-08-01 2 2 河北经济日报 con177055.html 1 产学合作培育新型经贸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