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韩志红 王坤)作为河北省确定的6个“选树低彩礼乡镇探索县域”之一,唐山市滦南县多措并举破除高额彩礼“坚冰”,奋力开辟文明婚俗“新河”,创新实施“3+5+N”新风计划。“3”即“问计、问需、问效”于民的“三问”工作方法,“5”指“民情调研、意见征集、方案拟定、部门研讨、安排落实”的“五步”工作路径;“N”是汇聚“囍事能量站”惠民活水、“文化搭新台”亲民活水、“乡村能人+”聚民活水等“N条创新源泉”。
“遏制高额彩礼现在没有太多的经验,都是摸着石头过河,所以制定措施不能一成不变,得根据实际及时调整才能真正把措施落到实处。”滦南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戚广辉表示。为动态优化政策举措,滦南县确立5个先锋试点镇,先后召开低彩礼县级专题会议11次、实地走访调研8次,旨在让每一项推进措施更贴合实际、让群众满意。滦南县构建“县-镇-村”三级低彩礼工作体系,以试点镇为原点,辐射全县,指导全县589个行政村将低彩礼新风内容纳入修订后的村规民约及红白理事会章程,并公示上墙,引导群众依“约”行事,通过村民座谈、入户访谈、问卷调研等形式,推动婚俗改革实现从“政府推动”向“群众自治”的关键转变,让群众从“被动听”转向“主动议”。
“我们镇的启程酒店为践行低彩礼的新婚夫妇降低婚宴价格,除此外还为新人们精心设计婚宴菜单,免费提供婚礼场地布置的部分装饰用品,赠送结婚照精修照片、婚庆小礼品、食品饮料等。”坨里镇宣传委员张秀丽介绍。构建“政府引导+企业参与+新人践行”的移风易俗激励机制,是滦南县创新推出“囍事能量站”惠民计划,甄选“爱心企业”为践行低彩礼的新人提供专属优惠政策。首批“爱心企业”共32家入选,涵盖婚庆、酒店、商超、餐饮、摄影等婚庆相关产业类别。
作为评剧的发祥地,滦南县立足本土文化资源,创新搭建“本土文艺+政策解读+亲民故事”的传播新方式,以身边故事讲述新风政策。创作出评剧《三进门》、大鼓书《彩礼之思 新风之盼》、小品《彩礼风波》等一系列以倡导低彩礼新风尚为主题的文艺作品,联合“桑榆晚霞”蒋各庄评剧团等文艺团体进行排练演出,以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传播婚俗新风。
自倡导低彩礼婚俗以来,滦南县各地彩礼平均金额由15万到18万元下降到6万到10万左右,户均节省5万到12万元,全县试点镇低彩礼村占比达80%,非试点镇低彩礼村占比达50%。
滦南县以遏制农村高额彩礼作为推进文明乡风建设的强力抓手,在精神文明建设赛道上持续发力,荣膺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称号、移风易俗“文明我集赞”活动全省排名第一、乡村“能人+”创新案例入选《河北省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优秀案例选编》……一系列荣誉的背后是文明基因已深深融入滦南县城乡肌理,形成深厚的文明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