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唐山新闻

曹妃甸自贸试验区以制度创新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

累计新增企业12695家,完成实际使用外资7.93亿美元,进出口总额2704.9亿元,主要经济指标连续四年居省内四个片区首位

创新海域使用权“五步极简”模式,开辟直报通道,审批时间由117天压缩至73天,效率提升38%

2024—2025年度“冬供”期间累计验放进口液化天然气208.69万吨,进口液化天然气整体通关时间同比降低76.55%

本报讯(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金宗明)2019年8月31日挂牌以来,中国(河北)自由贸易试验区曹妃甸片区深入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围绕片区功能定位,坚持先行先试,以制度创新为核心,积极转变政府职能,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实现经营主体快速聚集、外资外贸等经济指标快速增长,累计新增企业12695家,完成实际使用外资7.93亿美元,进出口总额2704.9亿元,主要经济指标连续四年居省内四个片区首位。形成制度创新成果235项,其中,29项获得国家层面认可,48项在全省复制推广,聚焦“贸易便利化”“投资便利化”“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提升辐射唐山、曹妃甸的带动引领作用,助力区域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开放。

提升投资便利化水平

积极承接省市权限下放。先后5批次承接113项省市经济管理权限,累计办理“首张饲料生产许可证”等业务38878件。创新海域使用权“五步极简”模式,开辟直报通道,审批时间由117天压缩至73天,效率提升38%;完成10宗136.34公顷海域审批,服务金隅天坛木业、数字孪生智能输送机等10个项目快速落地。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承接京津冀自贸试验区政务事项“同事同标”,6批次共计230项京津冀政务服务事项实现“同事项名称、同受理标准、同申请材料、同办理时限和办理结果互认”。通过自贸试验区“跨省通办”,设置北京政务服务办理终端,3600项北京政务服务事项实现“跨省通办”。优化提升涉外服务。推动外事领域审批模式创新的全省首笔业务落地片区,推动河北省首家移民事务服务中心升级提效,打造移民事务服务“唐山样本”。今年以来,移民事务中心共为外籍船员办理停留签证2086本,为在唐留学生办理居留许可168本。

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

提升大宗商品通关便利化。“液化天然气‘预约通关+绿色通道’新模式”,确保液化天然气船舶随到随办、即办即走,提升大宗商品通关便利化水平,2024—2025年度“冬供”期间累计验放进口液化天然气208.69万吨,进口液化天然气整体通关时间同比降低76.55%,有效保障了京津冀地区生产生活用气。优化片区海事服务。“国际航行船舶‘模块化’检查机制”,将海事检查流程优化为“选、验、查、签”四模块,划分10个功能区域实施标准化检查,单船迎检时间节省35分钟,在船检查时间由4小时压缩至2.5小时,为船方节省成本3万—4万元/艘。提高边检服务水平。“优化边检政务服务、边检勤务监管、船员换班救援的‘三优化’模式”,实现船舶通关“零等待”、码头精准管理及闭环救援,船舶周转效率提升1.5小时/艘,LNG接收量增长22%,大宗商品吞吐量增加35%,有效提升国际大宗商品贸易集散能力。

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金融机构加速汇聚。曹妃甸片区共聚集金融机构45家。多家金融机构入驻曹妃甸片区,成立了26支创投基金,新增地方类金融组织2家。金融创新成果显著。金融方面形成19项制度创新案例,其中10项获得省级以上复制推广。金融领域首单频出。目前,在各金融机构和各金融监管部门的支持下,片区已累计形成35项金融领域首单首创,有效提升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2025-07-31 2 2 河北经济日报 con176994.html 1 曹妃甸自贸试验区以制度创新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