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陈志洋)走进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郭家湾乡郭家湾村“众旺食用菌种植基地”,香菇大棚内,一排排食用菌棒错落有致,透着一股鲜活的生长气息。
正在管理菌棒的菇农李树清脸上洋溢着丰收的愉悦,“我租了10个大棚发展香菇种植,租金2.5万元。10个棚装香菇菌棒9万棒,每棒产1.5至2斤,按照香菇等级,每斤卖到2.5元至5.5元左右。10个大棚香菇,纯利润9万元。一朵朵香菇为我们撑起了‘致富伞’。”
据郭家湾乡众旺食用菌种植有限公司负责人厉航军介绍,公司主营香菇种植,年入棚菌棒300万棒,年产香菇600余万斤,年销售额可达1400余万元。全乡共有220个香菇大棚,同时配套标准化发菌室2000平方米,仓储冷库2400平方米。以“公司+基地+种植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充分带动了15户农户积极参与种植,增加了周边村的剩余劳动力就业,提高农户家庭收入,带动周边农户增加务工收入。香菇俏销内蒙古、北京、石家庄等地。
在郭家湾乡郭家湾村,一座座蔬菜大棚鳞次栉比,棚内满目葱茏,清新香甜的气息扑面而来。“去年,每个西红柿大棚产1.7万斤西红柿,销往京津及山东等地。今年种植的蔬菜长势不错。”郭家湾村村民张凤雨说。
郭家湾乡建设的蔬菜冷棚种植产业示范园占地300亩,共联建蔬菜冷棚210座,主要种植西红柿、豆角等蔬菜。产业示范园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统筹领导和协调推动作用,精准把握产业发展方向,精心谋划、精准定位,上下联动、全程监管,切实为产业健康高效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近年来,围场因地制宜做优做强特色产业、绿色产业,大力培育家庭农场、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推进“一村一品”产业发展,形成了特色明显、效益突出、市场潜力大的主导产业。“新农人”不仅让“会种田”蜕变为“慧种田”,还引入电商运营、农文旅融合等“新农技”,为农村添活力、助农民增收益。同时,重点进行种植基地建设和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示范区建设,加快培育农村电商、仓储冷链、休闲农业等新业态,将全域旅游与休闲农业紧紧融合在一起,打造集农业生产、生态环保、休闲观光于一体的现代化产业园区,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在产业赋能下,围场乡村振兴的蓝图正一步步变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