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武晓倩 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宋建军)近年来,唐山市海航局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安排部署,锚定打造服务国家重大战略能源原材料主枢纽港、内贸集装箱运输枢纽和综合贸易大港功能定位,着力推进“多功能、综合性、现代化”大港建设,壮大海洋经济,各项工作取得长足发展。
大港地位愈加稳固。1—6月份,唐山港完成货物吞吐量4.33亿吨,同比增长0.75%,位居世界沿海港口第二位,实现时间任务双过半。港口能级稳步提升。曹妃甸港区7号8号通用泊位完工,新增通过能力300万吨。集装箱量增长迅速。1—6月份完成集装箱157.73万标箱,同比增长27.05%,全省第一。辐射范围加速拓展。新建内陆港2个,总数达到61个,提前完成年度目标,全省第一。对外开放成效显著。1个泊位实现对外开放,总数达到89个,全省第一。绿色港口不断扩容。新增4个四星级绿色港口,总数达到9家,全省第一。
港口发展基础越发稳固。新开工项目稳步推进。京唐港区51号、52号散货泊位已取得了用海预审、航评、岸线、核准、初步设计文件等批复意见,完成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批;24号泊位改造工程方案已由唐山港口实业上报河港集团;风电产业园配套码头已取得岸线使用批复、核准批复、航道通航条件影响评价审核意见,5月29日召开了项目初步设计审查会。曹妃甸港区东区三港池7号8号通用泊位工程全部完工,安全、环保、职业卫生、消防完成专项验收或备案;华能煤码头6号泊位工程完成桩基沉桩施工,继续进行堆场施工;京唐港区25万吨级航道工程疏浚工程已完工并交工验收,目前完成20%空心块体预制。截至目前唐山市完成港口基础设施投资18.02亿元,同比增长31.5%,完成年计划的56.31%。
港口管理水平不断增强。通过加密内贸航线,巩固日韩近洋航线,拓展远洋航线,打造区域集装箱枢纽港,1—6月份,内贸航线运行285航次,外贸航线运行91航次,环渤海支线运行827航次,完成集装箱157.73万标箱,全省第一,同比增长27.05%。协调口岸单位等相关部门优化审批流程,压缩通关时间,助力港口货物吞吐量稳中向好。1—6月完成货物吞吐量4.33亿吨,同比增长0.75%,稳居世界沿海港口第2位、省内第1位。全年谋划25个智慧港口项目,总投资6748万元。1—6月份完成投资3900万元,高于去年同期。推动新能源替代,港内倒运车辆新能源占比由26.29%提升到31.34%。港口清洁运输比例达到集疏港总量85%。建成61个泊位的岸电,实现5万吨级以上干散货专业化泊位岸电全覆盖。新增4家星级绿色港口,总数达到9家,全省第一。
港口开放能力不断提升。帮助港口企业对接内陆城市,完善内陆港布局,4月唐山港股份和唐山港口实业在陕西省各新建内陆港1处,总数达到61个,提前完成全年目标。中欧班列取得新增量。积极跑办省口岸办、北京铁路局集团,成功争取到中亚图定班列,实现“零的突破”。
海洋产业发展加速推进。2025年谋划实施临港产业和海洋经济重点项目160个,总投资2503.2亿元,其中续建82个,总投资1740.8亿元;新开工78个,总投资762.4亿元。涉及海洋产业重点项目共44个。海水淡化产业保持全国领先,1—6月完成海水淡化量3047.38万吨,同比增长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