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长城论坛

把握发展机遇 推动体育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平娜 张居伟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健康消费升级,政策红利释放和技术创新驱动,体育产业已经演变为一个庞大的经济体系,对各国经济发展产生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体育与经济的关系日益密切,不仅直接体现在产业规模上,更表现在其对就业、消费、投资等多个经济领域的带动作用。本文系统分析体育产业的经济效应,探讨其发展现状及面临的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

体育产业的经济价值

体育产业的经济价值首先体现在其直接的经济产出上。现代体育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包括赛事运营、体育用品制造、体育传媒、健身休闲等多个细分领域的综合性产业。大型体育赛事如奥运会、世界杯等,不仅能带来巨额的门票收入和转播权收益,还能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发展。体育赞助和广告市场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各大品牌纷纷加大在体育营销方面的投入。体育消费是体育产业经济价值的另一个重要体现。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体育消费在家庭支出中的比重逐年上升。这既包括参与性消费如健身会员、体育培训等,也包括观赏性消费如赛事门票、体育传媒产品等。体育消费的多元化趋势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持续动力。

体育旅游作为体育与旅游产业的融合产物,正在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大型赛事吸引大量观众前往举办地观赛并旅游,特色体育项目如滑雪、高尔夫等也催生了专业化的体育旅游市场。体育旅游不仅带来直接消费,还能促进当地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业发展,具有显著的经济乘数效应。

据悉,全球体育产业规模超1.5万亿美元,中国2023年体育产业总规模达3.3万亿元,年增长率超10%。目前,职业赛事、健身服务、体育用品制造是核心支柱。体育产业每增加1个直接岗位,可带动2—3个间接就业机会(如赛事运营、场馆服务、媒体传播等)。

体育产业对经济的多重贡献

体育产业对就业的创造作用不容忽视。作为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体育领域提供了从运动员、教练员到场馆运营、赛事服务等大量就业岗位。特别是对年轻人就业具有较强吸纳能力,且就业形式灵活多样。体育产业的发展还能带动相关行业就业,如建筑、制造、传媒等,形成就业的倍增效应。

在城市发展方面,体育产业发挥着独特作用。大型体育赛事和俱乐部能够提升城市知名度和形象,促进城市更新和基础设施建设。许多城市通过发展体育产业实现了产业结构优化和城市功能提升。体育场馆和设施的建设不仅服务于赛事活动,还能成为城市地标和市民活动中心,提升居民生活质量。

在国家经济层面,体育产业的贡献日益凸显。体育产业的发展能够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推动服务业比重提升。同时,体育产业具有绿色、健康的特点,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

在国际层面,成功的体育产业能够增强国家软实力,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成为展示国家形象的重要窗口。

体育产业的发展现状与挑战

当前全球体育产业呈现出规模化、专业化和国际化的发展趋势。发达国家体育产业占GDP比重普遍达到2%—3%,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和价值链。我国体育产业近年来快速发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存在产业结构不合理、经营主体不强、消费潜力未充分释放等问题。

体育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包括:基础设施建设不足,特别是全民健身设施缺口较大;产业融合度不高,体育与相关产业协同发展不够;专业人才缺乏,尤其是复合型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体制机制障碍,如行业壁垒、审批限制等制约了市场活力释放;国际竞争力不强,缺乏有全球影响力的赛事品牌和体育企业。

促进体育产业发展的策略建议

为促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议采取以下策略:

加强产业融合,推动体育与旅游、文化、健康、科技等产业深度融合,拓展产业发展空间;完善基础设施,加大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投入,鼓励社会资本参与体育场馆建设和运营;培育经营主体,支持体育企业做大做强,扶持中小微体育企业发展,激发市场活力。

建立体育经纪人、康复师等专业人才体系,推动产教融合。引入国际资源(如F1中国站、国际电子竞技赛事)探索“一带一路”体育合作。

推动创新发展,鼓励体育科技研发和应用,发展智能体育、在线健身等新业态新模式;加强人才培养,完善体育人才培养体系,建立产学研用结合的人才培养机制;优化政策环境,简化行政审批,完善市场监管,健全标准体系,为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扩大开放合作,引进国际优质资源,推动中国体育企业和品牌走出去,提升国际竞争力。

体育产业的经济效应已从单一产值增长转向多维社会价值创造。体育产业作为绿色产业、健康产业和幸福产业,在促进经济增长、改善民生福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随着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和消费结构升级,体育产业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未来应充分认识体育产业的经济价值,把握发展机遇,破解发展难题,推动体育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中国可借鉴国际经验,结合本土优势,在体育制造升级、全民健身深化领域实现突破,为全球体育经济贡献“中国方案”。同时,体育产业发展应坚持以人为本,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促进全民健康和社会和谐发展。

(作者单位:石家庄学院)

投稿邮箱:hbjjrbll@163.com

2025-07-25 2 2 河北经济日报 con176637.html 1 把握发展机遇 推动体育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