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苗凤强 崔贤飞)近日,阜城县崔家庙镇小息庄艾草种植基地一派繁忙景象,翠绿的艾草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散发出阵阵清香,村民们正抢抓晴好天气,热火朝天地收割艾草,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村民们穿梭在艾草田间,熟练地挥舞着手中的镰刀,将一株株艾草割下,整齐地堆放在一旁。随后,艾草被运到村委会的广场上,十几个村民将艾草枝条上的艾叶捋下来,摊开在广场上晾晒。
从端午节前到中秋节后,一株艾草要经历两到三茬收割,其中第一茬品质最优。经过陈化的艾草主要用来提取艾绒,制作艾条。“我种艾草有三年了,从艾草种植、收割晾晒到打绒卷制,都是真材实料。顾客反响很好!”小息庄村民侯玉兰说,今年种了10亩艾草,一亩地大约能出800斤艾叶,亩均收益2000元左右。
昔日的田间野草,如今已蜕变为致富“金枝”。党旗插在产业上,党员干在田地里,群众才能富在心坎里。“我镇坚持市场导向,选派20名党员干部担任产业辅导员,因地制宜,推广特色种植产业,形成了小息庄艾草、东李京庄村甘蔗、新兴村桑葚等特色种植片区,引导带动周边农户发展特色种植,增强农户增收能力。”崔家庙镇有关负责人说。
崔家庙镇立足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培育特色种植业,打造“一村一品”发展格局,让更多“土特产”成为带动群众增收的“金招牌”,为乡村振兴奠定坚实的产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