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廊坊新闻

京津冀区域电力再生资源中心构建“一系统两平台”

实现废旧物资全链条精细化管理

本报讯(通讯员王少坤)连日来,位于廊坊市安次区的京津冀区域电力再生资源中心变压器拆解生产线上,铜、铁、硅钢片等材料被精准拆解出来,等待分类处置、回收利用。

京津冀区域电力再生资源中心于2024年10年正式投运,是国家电网有限公司首家废旧电力物资区域联合拆解中心。目前,该中心已设立变压器、钢芯铝绞线、电缆等多类报废物资拆解生产线,构建起“统一运转、统一拆解、统一暂存、统一处置”的全链条管理体系。该中心通过持续优化绿色拆解流程、规范处置过程管理,有效提升了报废物资的经济价值与社会效益。

京津冀区域电力再生资源中心变压器拆解生产线启动后,行吊精准平移至报废的变压器存放处。两名身着工装、佩戴防护装备的工作人员,熟练地使用行吊上的绳索绑住一台400千伏安的配电变压器,为变压器进行称重。生产线再次启动,报废变压器被起吊至拆解处。经过放油处理后,工作人员从变压器上拆解出线圈废铜、废硅钢片、外壳废铁等各类材料,并逐一称重。

在钢芯铝绞线拆解生产线,一条全自动智能生产线格外引人注目。只见整卷的废旧钢芯铝绞线被送入生产线入口,经过两级强力撕碎后,进入破碎机进行深度加工。尤为关键的是磁选分离环节,利用钢铝材质间的磁性差异,高效精准地将钢丝与铝丝彻底分离。整个过程流畅高效,仅需4名工人进行监控和简单人机交互。短短一分钟,原本缠绕紧密、难以手工分离的绞线,便变成了纯净的再生钢和再生铝原料。

“该装置集成了撕碎、破碎、磁选、除尘等核心功能模块,处理速度是传统人工分拣的4倍以上,显著降低了人力成本,同时确保了更高的分离纯度,是名副其实的‘绿色拆解先锋’。”京津冀区域电力再生资源中心生产负责人李国龙介绍。目前,该中心正持续加大投入,对现有设备进行智能化升级和降噪改造,力求打造更高效、更环保、更智能的拆解标杆生产线。

京津冀区域电力再生资源中心运用数字化手段,构建“一系统两平台”(视频监控系统、报废物资拆解管理平台、环境监测平台),实现了废旧物资全链条精细化管理。每台进入中心的废旧物资,在精准称重后均被赋予专属条形码标签,作为其独一无二的“电子身份证”,贯穿拆解作业始终。

拆解价值的提升和环保处置能力的增强,为中心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2025年6月,京津冀区域电力再生资源中心二期建设全面启动。建成后,该中心年拆解能力将实现质的飞跃,每年预计可处理变压器7000台、钢芯铝绞线10000吨、电缆2000吨、电能表80万只,极大促进京津冀区域电力废旧物资的集中化、规模化、绿色化处理进程。

4月9日,我国首个面向电力物资循环利用的全国循环经济工程实验室在中心挂牌成立。实验室的建立不仅填补了我国电力循环经济领域专业实验室的空白,还将为推动能源行业绿色低碳转型提供技术支撑。随着二期智能化产能释放与实验室创新动能持续迸发,这条独具特色的“绿色拆解、变废为宝”之路,必将越走越宽广。

2025-07-16 京津冀区域电力再生资源中心构建“一系统两平台” 2 2 河北经济日报 con176075.html 1 实现废旧物资全链条精细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