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生态环保

丰宁:激活集体林权制改革源动力

本报讯(记者吴新光 通讯员李秋金 王铁军)近年来,丰宁满族自治县紧紧围绕“生态立县”战略,立足于“两区”核心定位,以推深做实林长制工作为抓手,深入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不断激活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源动力,筑牢京津冀北部绿色屏障。

丰宁是林业大县,目前有林地面积50.8万公顷,草地14万公顷,林木覆盖率58.17%,境内的潮河、滦河两大河流分别注入密云水库和潘家口水库,是京津冀的绿色生态屏障和重要水源地。“十四五”以来,全县完成营造林135万亩,其中人工造林45.4万亩、退化林修复27.8万亩、封山育林11.6万亩、森林质量提升50.2万亩,完成退化草地修复治理26.3万亩,草原综合植被盖度稳定在73%,建设万亩示范工程4处、千亩示范工程13处,全民义务植树340万株,绿色生态屏障更加充盈厚实。

健全林长制管理体系。该县实行“林长统领、层级管理,三网配合、协调联动”长效机制,严格林长履职尽责,三级书记带头落实林长责任,保证了“树有人栽、山有人管、林有人护、责有人担”。各级林长常态化巡林达6万余次,发现并解决林草重点难点问题200余件。完善保障措施,配齐配强县、乡林长办工作人员,改组扩建8个基层林业站,充实工作经费,筹备组建九龙山林场,整合县城周边林地资源,经营管理更加科学规范有序。

扎实推进生态工程建设。该县以打造最美“两河”为重点,实施重点绿化工程6个,总投资4.1亿元。对河流源头、县城周边等生态脆弱区开展集中治理,完成人工造林13.4万亩,退化林修复10.6万亩,退化草地治理6.5万亩。国家森林城市创建进入评审验收阶段,大滩镇小北沟村和五道营乡长胜堡村荣获“河北省级森林乡村”称号。实施林草保护工程,完成草原有害生物防治面积55万亩,防治森林病虫害无公害面积7.58万亩,林业病虫害“四率”达标。实施森林质量提升工程,依托国家、省森林抚育项目,积极开展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作,共完成营林抚育34.3万亩,大幅提高了林地生产力和林木生长量。

激发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活力。该县找准国有林业发展“缺地盘”与集体林业经营“管不好”的契合点,推动集体林经营权向国有企事业单位转移,打造“国有带集体”发展新模式。强化经营能力,目前,已有35个行政村开展股份合作试点,签订协议林地面积7万亩,达成合作意向6万亩。国有林业单位以项目资金入股,享有经营自主权,村集体或个人以林地林木入股,享有经营收益权,采用“造、管、护、用”一体化经营模式,开展经营活动,现已完成股份合作造林5万亩,实施退化林修复2万亩。明确收益权,村集体和个人按照原有标准要求,享受公益林、天然林原有补贴,同时将股份合作林场的收益按照实际经营类别,以不同的分配比例,在国有林业单位与村集体、个人间进行统筹分配。

创新举措强化基础支撑。该县健全完善林草资源管护体系,加强基层林草资源管护站管理,选聘310名青年干部组建专职护林员队伍,年均工资由8000元提高到3万元,激发了护林员工作积极性、主动性。推广林木和林地经营权在农村产权交易中心流转,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和流转台账,全县共签订64700亩林业合作造林意向协议。实施经济林提质增效补贴项目,在天桥、黑山嘴等10个乡镇开展山杏林更新改造,品种改良5000亩。

壮大规模发展林业产业。该县不断加大林业产业扶持力度,对新建林产品交易市场、林下产品加工、品牌创建等方面给予政策扶持,鼓励宏森木业、承德连昊等县域重点企业壮大规模,新增连翘、板蓝根等林业产业种植5000亩以上,林业品牌影响力逐步提升。持续发展森林草原旅游,充分利用县域生态资源优势,以京北第一草原、七彩森林等景区为载体,办活动、引客流、促消费,累计接待游客2000多万人次,形成林草产业带动示范效应。

2025-07-16 2 2 河北经济日报 con176057.html 1 丰宁:激活集体林权制改革源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