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冀有特色

强链穿“针”通世界 “纺”出产业新图景

——肃宁县针纺服装产业发展一线观察

□本报记者 刘朋朋

策划人语

壮大县域经济 加速向上突围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本单元和重要组成部分,是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主战场。一直以来,河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县域经济,对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系统化的深入部署,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和措施,作为产业支撑的县域特色产业集群遍地开花、迅猛发展。目前,全省118个县(市、区)中,产值5亿元以上的产业集群就达333家,县域经济总量占全省“半壁江山”。

实现高质量发展,基础在县域,潜力在县域,短板同样在县域。应当看到,当前我省县域特色产业集群数量多但层次偏低、活力强但创新能力偏弱,还有品牌影响力不足、区域分布不均衡等问题也比较突出。因此,坚持问题导向,有针对性地补短板强弱项成为我省县域经济强根基、挖潜力的重要发力点。

今年,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河北省重点特色产业集群提档升级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加快推进全省107个重点特色产业集群提档升级,着力培育一批在国内有较强竞争力的特色产业集群,进一步增强产业对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推动作用。

即日起,本报推出《冀有特色》特刊,聚焦全省特色产业集群,对他们的探索实践进行深度调研、案例剖析;对标先进地区经验做法,吸收借鉴、打开视野;借助业界专家外脑,研究现状、分析趋势,以媒体之力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实现新突破营造舆论氛围,探究突破思路,汇聚智力支持,打开我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向上突围的新空间。

敬请关注。

50多年前,在肃宁县大地上活跃着一批针织匠人,他们凭借着老手艺,从万里镇、师素镇的一个个小作坊起步,以加工棉纱、棉纺内衣、松紧带等“边角料”产品开启打拼之路。

“家家闻机声,户户织衣忙”是当时肃宁的真实写照。如今,全国每10件文化衫就有7件产自这里,年产值超百亿元。针纺服装产业已发展成为肃宁县特色产业之一,基本形成了集织布、制衣、印花、销售、科研于一体的产业链条。

从私人作坊的单打独斗,到产业集群的抱团发展;从集市上的沿街叫卖,到跨境电商的全球销售;从粗放式发展,到品牌化高端化跃升……历经50余年,肃宁针纺服装产业正实现华丽“蝶变”。前不久,记者深入行业企业,探寻“肃宁针纺”蓬勃发展的活力之源。

转型浪潮奔涌

“织”就未来图景

纺织行业是我国传统优势产业,门类之齐全、产业链之完备,独步全球。在北方的小城肃宁,针纺服装产业蓬勃发展,渐成星火燎原之势。

在肃宁县中原纺织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原纺织”)的发运车间,研发部部长骆倩按下充气按钮,脚边灰绿色的篷布仿佛被唤醒,膨胀、挺立、绷紧。仅仅五分钟,一座线条流畅、结构紧绷的高压充气帐篷就出现在了记者的眼前。

“与传统的框架、网架、低压充气帐篷相比,这款帐篷采用高强度的涂层织物,搭配多组高压气肋,既耐高压、耐磨损,又抗穿刺、抗冲击。”骆倩说,他们可以生产构建多种造型帐篷,广泛应用于体育设施、应急救灾、农业仓储、户外露营、野战训练等。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劳动密集、低附加值、创新不足是纺织产业的标签。然而今天,融入了新设备、新工艺、新科技的纺织产业让人耳目一新。

据了解,中原纺织目前能生产世界上最大直径的高压气肋,帐篷产品可横跨0.5米到72米。这背后与企业的智能化转型升级密不可分。智能裁剪运用AI算法,可节省5%—15%材料;自适应切割技术动态调节,确保复杂曲线的高精度;智能涂布机达到纳米级精度调节,误差±0.01毫米……这些大大提升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也为企业带来了更高的附加值,重塑“肃宁针纺”的内涵。

“面子”上别出心裁,“里子”上也得做足功夫。

金喜蝶针织制衣厂前身是万里镇的一家制衣企业,一开始做代加工,形成一定规模后,走上了品牌发展之路,创建了自己的品牌——金喜蝶。“品牌化能增加我们产品的价值,也有助于我们建立长期稳定的质量标准,持续提升迭代创新能力,精准响应客户需求。”公司负责人杨颖告诉记者,目前他们正马不停蹄线下参展、线上销售,持续打响自主品牌。

品牌之路并非一蹴而就。有业内专家分析认为,与浙江绍兴、广东佛山、福建晋江等国内先进地区相比,肃宁针纺产业多以批发和贴牌为主,处于价值链中低端。未来,在创建自主品牌的同时,要集中力量打造“肃宁针纺”区域公共品牌,制定严苛准入标准和质量背书体系,增强设计感和科技含量,不断提升品牌影响力和创新创造能力。

企业发力的同时,政府也很给力。近年来,肃宁县不断擦亮针纺服装产业的“金名片”,通过品牌引领、龙头带动、园区承载、数字赋能等方式,持续引导企业“补短板”。

肃宁纺织新力量与行业发展紧密“交织”,县委、县政府持续组织企业参加广交会、上海国际纺织展等大型展会,探究针纺行业发展路径,提升“肃宁针纺”的曝光量和知名度,不断寻找向上突围的“新答案”。如今,肃宁年产各类T恤、保暖内衣、运动卫衣10亿余件,圆领文化衫占全国70%的市场份额,保暖内衣占40%的市场份额。

“链”起产业集群

聚合澎湃动能

6月13日,记者见到肃宁县万里镇源发针纺产业园负责人李子卿的时候,是他刚从新疆回来的第二天。“和新疆的纺织龙头企业谈了纱线合作的事儿,咱们肃宁这边针纺企业多,需求量大着呢。”李子卿笑着说。

沿着园区内部路前行,两侧商铺林立,“制衣厂”“现货云仓”“柔性供应链”的招牌抬眼可见。李子卿边走边聊,园区一期工程占地50亩,针纺展销中心建筑面积4.6万平方米,已全部入驻,云集了188家针纺企业,涵盖了产品展示区、辅料展示区、布匹展示区、加工区、电商服务大楼等。

现在的“一屋难求”在建设初期却是“少人问津”。“2015年刚建园时,大家都没有抱团发展的意识,很多商户对园区发展信心不足。”李子卿说起园区刚建设时的情形依然很感慨,“当时许多企业免费邀请都不来,我们开业的时候,园区里只入驻了一半商户。”

风雨兼程,顶压而上,事情的转机发生在2018年。在肃宁县委、县政府和行业协会的鼎力支持下,2018年8月28日,由中国纺织品商业协会主办,源发针纺服装展销中心承办的“2018首届中国·肃宁针纺服装文化节”成功举办。由于性价比极高,这里的文化衫、卫衣、保暖内衣吸引了众多客商的关注和采购,肃宁针纺产业开始被天南海北的客商所熟知。针纺企业和商户看到了产业聚集带来的巨大效应,展销中心的42栋楼房中的剩余铺面,在大会之后很快被抢购一空。

记者在调研中发现,肃宁针纺服装产业集群虽然多为中小企业,但深厚的历史传承和长久的产业积淀,推动这里的针纺产业不断发展壮大。一户带一村、一村带一镇、一镇带全县,产业规模上来了,生产、物流、运营等成本自然降下去了。

从“单打独斗”走向“抱团向新”。眼下,肃宁当地政府各项政策举措接连不断。目前港宁针纺科技产业中心正在加紧建设,将具备现代工厂、商业展厅、电商、仓储、物流配送等配套功能,真正做到“前店后厂”,进一步促进肃宁针纺产业提档升级。分管县领导作为特色产业“链长”,牵头产业链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等工作,为企业排忧解难,在规上企业培育、外贸出口、技术改造、科技创新等多方面,给予企业“真金白银”的支持。

目前,全县拥有与针纺相关的生产企业达到1200余家、从业人员5万余人。产业集群的协同发展,正迸发出旺盛的生命力。

瞄准海外市场

逐梦跨境电商

多元化的销售渠道,对纺织品来说至关重要。特色产业与电商产业的深度融合,是关键一环。

走进位于肃宁经济开发区的电商基地——肃宁科创中心,里面别有洞天,8200平方米的中心区内,设立了肃宁县十大特色产业直播间、肃宁县优选产品供应链中心,光本县就有1000多种产品入驻。

“这是我们的新品系列,适合大家夏季防暑和外出旅行。”聚光灯下,天猫、淘宝、抖音等多个电商平台的直播间热闹非凡,主播们介绍刚刚上市的新款T恤,线上销售十分火爆。

销售触网、电商兴县,肃宁的针纺等传统产业发展涌动着活力和激情。目前,肃宁县在天猫、淘宝、抖音、快手等平台注册网店已达4万余家,直接或间接带动就业8万余人,电商年销售额突破150亿元,年快递发单量近2亿单。

众多针纺企业和商户通过电商平台将产品销往全国各地,甚至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

在产业蓬勃发展的过程中,也会遇到“成长中的烦恼”。调研之时,记者走访多个商家,他们不约而同谈到,当前国内整体需求不足、行业竞争激烈、变幻莫测的外部环境等因素都给他们带来了新的挑战。

是继续在“红海”竞争,还是寻找新的“蓝海”?

那些曾经在国内市场“翻江倒海”的电商达人和企业商户,有不少开始转战跨境电商领域,努力从“内卷”中跳出来,在“外销”中寻找新机遇。

河北商趣商贸有限公司负责人赵猛从2017年开始试水跨境电商ToC(面向消费者)业务,通过亚马逊、Temu(海外拼多多)、阿里巴巴国际站等跨境电商渠道的自营店铺,直接触达海外市场,以极致的性价比,在全球市场“圈粉”无数。

“这一款迪士尼授权T恤是我们的爆款,成交高峰期一天能卖2000多单。”赵猛拿起产品向记者介绍。肃宁拥有从原料加工到研发设计再到成衣制造的完整产业链,让像赵猛一样从事跨境电商的企业,非常便捷地找到产品的供应链源头工厂,没有中间商“分蛋糕”,在国际市场很有竞争力。

同时,欧美市场的高标准也在倒逼着国内生产企业不断转型升级,提升产品质量。“纱支密度、缩水率、克重、色号等参数都是企业在生产中必须要考量,并且需要不断提升的方向。”赵猛说。

乘着跨境电商的东风,整个肃宁县逐梦海外市场的步伐也在持续加快。今年1月16日,沧州保税物流中心(B型)正式获批建设;6月6日,中国北方(肃宁)跨境电商发展大会暨经贸招商会举行……

“抢抓‘河北省确定在沧州打造北方跨境电商物流基地’这一历史机遇,我们打造了中国北方(肃宁)超级仓,这是我国北方第一个对接全球数字营销体系的供应链组织中心,可以联动河北乃至北方相关产业带,凭借超级服务、超级供应链、超级市场、超级物流通道的核心优势,助力更多优质产品从渤海湾走向全世界。”肃宁县委书记王志乾表示。

(压题照片为肃宁县科创中心)

2025-07-11 ——肃宁县针纺服装产业发展一线观察 2 2 河北经济日报 con175846.html 1 强链穿“针”通世界 “纺”出产业新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