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河北地质大学城市地质与工程学院组建“智慧基建 创新雄安”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深入雄安新区开展调研活动。实践团队聚焦智慧交通、绿色建材、城市规划、智慧工地等领域,通过实地考察、技术研讨与校企合作,探索高校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创新路径,以青春力量赋能区域高质量发展,让广大青年学生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
在雄安交投公司荣乌高速智慧调度中心,实践团队见证了“数字孪生”技术在交通管理中的深度应用。大屏幕上,实时车流数据、气象信息与应急预案动态联动,AI算法精准预测拥堵节点并自动优化信号灯配时。企业工程师介绍,该系统使交通事故响应效率提升40%,碳排放降低15%,为雄安“零碳交通”目标提供技术支撑。
绿色建材智能建造基地内,3D打印技术现场演示建筑构件成型过程,BIM模型实现施工全流程数字化管控。实践团队结合所学专业优势,与企业探讨“岩土大数据分析在地下空间开发中的应用”,提出“地质风险动态评估系统”构想,获企业技术团队高度关注。
在雄安新区启动区服务中心规划馆,实践团队通过沙盘模型与全息投影,系统学习“一主五辅多节点”空间布局与“先植绿后建城”的生态理念。团队成员结合专业背景,就地下综合管廊抗震设计、海绵城市雨水回用系统等问题与规划师深入交流,提出“地质灾害风险评估前置”建议,并被纳入后续优化方案参考。(耿东阳 裴文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