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唐山新闻

开滦股份吕家坨矿

“责任+技术”超前应对促高效生产

开滦股份吕家坨矿以安全生产月主题活动为契机,通过思想破冰引领行动突围,从如何做好皮带标准化管理出发,狠抓责任落实和技术创新,推动运煤系统管理模式从“应对故障抢修”向“超前预判防控”转变,从而避免因发生皮带故障,影响安全高效生产

本报讯(通讯员张纳军 任蕊 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杨雨熹)“一般情况下,每50米就会安装一个防跑偏托辊,但在这1000米长的皮带运输系统中,却一个托辊也没有。”日前,在开滦股份吕家坨矿负950二采西翼7煤层集中轨,正在召开皮带运输管理现场会,相关人员的介绍道出了该矿高标准打造运煤系统的成效。

众所周知,随着掘进工程的不断延伸,运煤线路也逐渐拉长,若是皮带支架安装标准执行有偏差,就会导致皮带运行中有跑偏风险。常规做法便是每50米增加一个防跑偏托辊进行校正,这也就让员工有了“皮带有些跑偏只要不撒煤就不算事故”的模糊认知。

于是,开滦股份吕家坨矿以安全生产月主题活动为契机,通过思想破冰引领行动突围,从如何做好皮带标准化管理出发,狠抓责任落实和技术创新,推动运煤系统管理模式从“应对故障抢修”向“超前预判防控”转变,从而避免因发生皮带故障,影响安全高效生产。

6275工作面的皮带故障检修耗时长,导致工作效率低,为此,一场以“重塑管理理念”为核心的思想革新在员工中展开。他们以6275工作面故障频发和6277工作面安全平稳运行两个对比案例作为鲜活教材,通过组织开展复盘会,深入解析故障背后的原因,让一线员工从“执行者”变身“管理者”,从而引导全员对皮带管理的重视程度从“任务驱动”转向“价值认同”,为后续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奠定坚实的思想根基。

如何让安全生产管理责任“不悬空”“不落空”?开滦股份吕家坨矿创新构建“管理层+班组+包机人”三级责任体系,要求管理层牵头制定皮带管理标准化手册,将故障率、维护周期等核心指标纳入考核。他们设立“每日巡检岗”,由班组长带队对皮带机头、机尾、驱动装置等重点区域进行“拉网式”排查,将隐患消灭在萌芽。与此同时,他们通过建立包机人制度,让每台设备都有“专属管家”,从润滑记录、部件更换到运行参数监测、故障预判,全程由包机人负责,真正实现设备有人管、责任有人担。

面对皮带管理中的“老大难”——工作面两巷有淋水,导致皮带上粘有水煤,从而造成运输线路淤煤多、难清理、环境差,该公司打出“创新组合拳”。他们在皮带运输线路洼点安装刮煤器,在周边建立水窝,将刮下来的水引流到水窝,并定期清理留下的淤煤,从而保障运煤系统运行环境良好。此外,他们针对手动黄油枪注油耗时费力、均匀性差、难监测的问题,引入风动黄油枪,给皮带滚筒单次注油时间从30分钟缩短至10分钟,效率大幅提升,为生产连续性提供了有力保障。“现在设备故障率同比下降40%,维修人员从‘救火队员’变成了‘健康顾问’!”皮带维修班班长赵士海说。

2025-07-10 开滦股份吕家坨矿 2 2 河北经济日报 con175773.html 1 “责任+技术”超前应对促高效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