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代晴 通讯员兰龙)为最大限度减轻困难群体医疗负担,沧州市运河区医疗保障局聚焦“政策覆盖、精准标记、常态监测、高效服务”四个关键环节,全面提升医疗救助保障的广度、准度、速度和温度,筑牢医疗救助最后一道防线的托底保障作用。
本着便民、利民、惠民服务原则,做到下沉医保服务事项,目前在80家定点医疗机构和146个村(社区)设立了医保便民服务网点,下放医保业务查询权限,投放医保信息自助查询设备5台,医保业务综合服务终端刷脸设备292台,在服务大厅窗口安排医保专员,负责对群众进行医保政策解读,着力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与民政、农业农村等相关部门实现数据互通,建立人员数据核对机制,每月5日前由民政、农业农村等部门推送新增核准身份信息的参保资助对象和退出人员名单,由医保部门及时核实,并在医保信息系统中进行标记和动态维护,确保困难群众参保全覆盖、资助全享受、待遇全落实。2024年以来,实现困难群体参保资助率100%,共参保资助1154人,资助金额40余万元。
建立防贫监测预警机制,实现数据常态化动态监测,每月利用医保防贫监测系统对农村低收入人口和低保边缘家庭成员高额医疗费用支出情况进行大数据比对和测算,将涉及人员第一时间推送至民政、农业农村等部门进行排查核实,是否符合新增特殊人群享受医疗救助条件。2024年以来,共推送预警监测对象1816人。
全面落实医疗救助“一站式”结算服务,困难群众在定点医疗机构就医时,只需支付个人自付部分,无需先行垫付医疗费用再到医保部门报销,极大地方便了困难群众就医结算。对于异常高频住院困难群众在国家医保信息平台上进行标记,实现救助对象信息实时共享、待遇精准核定、费用即时结算,有效防范了全区困难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实现了医疗救助政策“更贴民生、更接民意、更显民情”,2024年以来,共救助419人,救助金额132.5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