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康世良
潮涌京津冀,唐山“三农”立潮头。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国家战略,而农业协同发展是其中的重要一环。唐山市农业农村系统以“净菜进京”为抓手,以服务首都市民菜篮子为使命,在推动农业产业化、品牌化、科技化的进程中,不仅打响了“河北净菜”的唐山品牌,更以“服务指数”赢得了企业的“信心指数”,以“信心指数”撬动了唐山“三农”的“发展指数”,从而为京津冀农业协同发展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唐山“三农”的特色,在于其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雄厚的产业基础以及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从玉田白菜的鲜甜到曹妃甸河鲀的肥美,从遵化香菇的醇厚到丰南香菜的芬芳——唐山农产品不仅丰富着首都市民的餐桌,更书写着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沃土生金:唐山“三农”的特色禀赋——
燕山南麓藏瑰宝,渤海湾畔育珍馐
唐山,北倚燕山,南临渤海,中部平原沃野千里,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孕育了丰富多样的农产品。这里是河北省蔬菜产能第一大市,年产量达970万吨,占全省“净菜进京”总量的四分之一。玉田白菜、滦南甘蓝、丰润生姜等特色单品不仅产量居全省首位,更以品质赢得了市场青睐。
资源禀赋:山海之间的农业宝库。北部山区,迁西板栗入选国家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干鲜果品品质卓越;中部平原,粮油、畜产品优势突出,滦州花生品牌产业链带动农民增收;南部沿海,曹妃甸河鲀、乐亭海参等海产品营养丰富,深受高端市场的欢迎。
产业优势:设施农业与科技赋能。唐山设施蔬菜产能占比突破30%,实现了四季生产、周年供应。依托环京津一小时物流圈,“唐山净菜”从田间到餐桌的供应链高效畅通,成为首都“菜篮子”的重要保障。
服务筑基:农业农村系统的担当与作为——铁肩担起“三农”梦,妙手绘就振兴图
唐山市农业农村系统的干部职工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将省委、省政府关于“三农”发展的有关部署与唐山实际紧密结合,通过政策扶持、技术指导、品牌打造等多维举措,推动“净菜进京”工作落地见效。
政策引领,强化组织推动。成立包联指导小组,深入环京蔬菜生产基地,提供“一对一”服务;统筹财政资金,优先支持净菜加工企业技术改造、冷链仓储建设;深化与京津科研院所的合作,引进优新品种10个以上,大大提升了科技支撑能力。
技术赋能:筑牢质量安全防线。推广胶体金精准速测技术,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推动绿色食品认证,2025年新增绿色优质农产品30个,推动“净菜进京”从单一产销对接迈向全产业链升级,让“唐山净菜”成为高品质的代名词;依托智慧农业,实现从生产到销售的全程可追溯。
品牌打造:叫响“唐农”金字招牌。举办“六进”活动,组织企业参加京津冀蔬菜产业发展大会;在北京机场、高铁站等核心区域投放品牌广告,提升知名度;推动玉田供京蔬菜、曹妃甸河鲀等特色产品进驻盒马鲜生等高端渠道。
协同共赢:“净菜进京”的唐山实践——京津冀共筑“同心圆”,净菜香飘万家宴
唐山以“净菜进京”为突破口,深化农业供给侧改革,不仅服务了首都市民,更推动了本地农业转型升级。
产销对接:打通“最后一公里”。组织企业与北京新发地、首农集团等对接,发展订单农业;乐亭绿昕基地与北京外专局建立直采直供模式,服务使馆区高端需求;线上线下融合,拓展电商配送、社区直供等新兴渠道。
活动助推:展销结合扩影响。2025年计划在首都举办3场以上“六进”活动; 4月25日,北京产销对接活动中,5家唐山企业与北京采购商签约,开启合作新篇章;虚拟数字人、非遗“老北京吆喝”等创新形式,让唐山农产品闪耀京城。
提振企业信心:龙头带动产业腾飞 ,培育年营收500万元以上净菜加工企业13家,加工量达25万吨;优先认定净菜加工企业为市级龙头企业,此举既提振了企业信心,又带动了农民增收,从而形成了“政府—企业—农户”的共赢链。
未来展望:筑基京津冀,扬帆新征程——长风破浪正当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唐山“三农”将继续以“净菜进京”为纽带,深化京津冀农业协同发展,不仅丰富首都市民的餐桌,更让唐山“三农”在服务国家战略中实现自身的高质量发展。
提升供给能力。2025年,全市畜禽养殖规模化率达78%,新增环京周边蔬菜生产基地3个,累计达到17个,年度获评基地数量全省第一,夯实产业基础。
强化品牌影响。依托“唐农”区域公用品牌,推动更多企业入驻;利用融媒体矩阵,讲好唐山农产品故事,提升品牌附加值。
深化农业协同发展。加强与京津市场监管部门合作,保障食品安全; 探索“基地+社区+电商”新模式,让“ 唐山净菜”从“田间地头”直达“ 百姓灶头”,让“唐山味道” 成为首都市民的餐桌优选。
为农服务初心在,协同发展志更坚。唐山农业农村系统以“净菜进京”为主抓手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展现了新时代“三农”工作者的精神风貌——他们铁肩担责、锐意创新,用汗水浇灌沃土,用智慧点亮品牌。
未来,唐山将继续以“燕赵沃土育净菜,首都餐桌飘' 唐香'”的豪情,书写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为京津冀协同发展贡献更多唐山力量。
主持人:康世良
联系电话:18632126918 13803330843
邮箱:ksL72573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