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承德新闻

承德449万亩营造林构筑起京津“绿色长城”

傍晚的丰宁七彩森林。

塞罕坝机械林场。

□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陈志洋 通讯员 娄超

盛夏的承德,山峦叠翠、林海苍茫。滦河、潮河波光粼粼,蜿蜒流淌,两岸草木葱茏。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指引下,承德市正奋力书写着生态建设的壮美篇章。

承德市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大力弘扬塞罕坝精神,坚决扛起“水源涵养、生态支撑”“两区”建设政治责任。依托京津风沙源治理、张承坝上造林、北方防沙带、退耕还林还草、京冀水源林、草原修复治理等林草重大生态工程,承德市坚持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治理,向着更高质量的国土绿化目标稳步迈进,为守护华北生态屏障全力以赴。

种下一抹绿,收获满园春。多年来,承德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造管并举、质量并重”的原则,以科学的规划和严谨的态度推进国土绿化工作。把治理坝上沙源和滦河、潮河流域作为重点,宜封则封、宜造则造、宜林则林、宜灌则灌、宜草则草,集中力量实施绿化攻坚。在苗木选择上,优先使用乡土树种、常绿树种、彩叶树种、经济树种和吸收二氧化碳能力强的树种,持续提升森林“四库”功能;在种植模式上,积极营造混交林,不断提高营造林质量,防范和化解单一树种风险。每一棵树苗的扎根生长,都凝聚着承德人对绿色家园的深情与期盼。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十四五”以来,承德通过工程带动、部门联动、分类施治、综合治理相结合的方式,不断压实主体责任,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宣传发动,强化科技支撑。全市上下齐心协力,共同奏响生态建设的奋进乐章。如今,这份努力结出了累累硕果:累计完成营造林449万亩,修复退化草地58.44万亩,一道拱卫京津生态的“绿色长城”巍然屹立,承德“华北绿肺”的美誉实至名归,成为生态保护与建设领域的璀璨明珠。

截至目前,全市有林地面积达到3556万亩,活立木蓄积1.02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60.03%,草地综合植被盖度73.5%,各项指标均居华北地区前列,国土绿化取得了显著成效。从荣获国家森林城市称号,到市林草局荣获“全国生态建设突出贡献奖先进集体”称号;从荣获“最具生态竞争力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称号,到因林长制工作成效明显被国务院办公厅表彰,再到成功争取中央财政国土绿化试点项目,10家市属国有林场成为国家级试点林场……一个个荣誉背后,是承德持之以恒推进生态建设的生动实践。

面对硬骨头,承德坚持向技术要成活率,向空间要生态量,向自然要可持续,打出生态建设组合拳。聚焦沙化土地和水土流失严重区域,推广容器苗造林和混交林模式,加快形成乔灌结合、多树种复层混交的森林生态系统。同时,针对不同林分特点,实施差异化治理。对优质林分,推行近自然经营,培育高价值木材;对立地条件差的稀疏林分,采取封育措施提升生态效益;对退化草地,通过围栏封育、松土补播等综合治理,恢复生产能力。

站在新的起点,承德的绿色画卷仍在持续铺展。那一片片茂密的森林,如同绿色的海洋,为京津地区输送着清新的空气;一条条清澈的河流,似灵动的丝带,滋润着广袤的大地。未来,承德将继续以生态为笔,以实干为墨,在塞北的土地上描绘更加绚丽多彩的生态新画卷,让“华北绿肺”的美誉更加响亮,让绿色发展的道路越走越宽广。

2025-07-08 2 2 河北经济日报 con175641.html 1 承德449万亩营造林构筑起京津“绿色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