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的抗战史诗壮丽永恒,抗战丰碑巍然矗立。
河北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战主战场之一,纵跨晋察冀、晋冀鲁豫、冀鲁边三大敌后抗日根据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燕赵儿女众志成城奋勇抗敌,涌现出大批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留下了他们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民族之魂。
7月7日,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河北抗战图片档案展”在河北博物院开展。本次展览以“英雄河北 民族脊梁”为主题,由河北抗战兴起、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坚持敌后抗战、根据地建设、夺取抗战胜利、英烈不朽六部分组成。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军铁蹄向华北蔓延。1933年,长城抗战在山海关打响,河北军民的抗日烽火自此燎原。喜峰口、罗文峪战役中,中国守军奋勇杀敌,胜仗极大振奋全国士气。尽管因国民党消极抗战政策导致长城抗战失利,但河北人民的抗日热情从未熄灭。
1935年一二九运动掀起救亡高潮,河北各地学生、工人、农民纷纷组建抗日救国会,以宣传、募捐、慰劳等方式支援前线。1937年七七事变揭开全民族抗战序幕,根据党中央部署,聂荣臻率部开辟晋察冀根据地,刘伯承率一二九师创建晋冀豫根据地,河北成为抗敌主战场。陈庄战斗、黄土岭战斗、百团大战等战役彰显军民英雄气概;地道战、地雷战等独特战法,让日军深陷人民战争汪洋。狼牙山五壮士纵身跳崖、马本斋率回民支队浴血奋战、戎冠秀用母爱温暖子弟兵……无数英烈用热血诠释了燕赵儿女的爱国赤诚与不屈风骨。
80载岁月流转,硝烟虽散,历史回响仍振聋发聩。河北军民铸就的抗战精神,是中华民族永不褪色的精神财富。这是众志成城的团结精神,这是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这更是共产党人的担当精神!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回望烽火岁月,是为铭记历史、缅怀先烈,更是为传承抗战精神。这种精神是推动河北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的动力源泉。经济建设中,当学抗战时期的拼搏创新,突破发展瓶颈,推动高质量发展;社会建设中,需延续团结奉献传统,促进和谐稳定,提升群众幸福感;文化建设中,要深挖抗战资源,厚植文化自信,助力文化强省建设。
我们当永远铭记英烈及其精神,以爱国情怀、民族气节、英雄气概、必胜信念,书写新时代华章,为中国梦贡献河北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