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从广泛征集的100个党建创新案例中择优筛选出17个进行集中展示,涵盖乡村振兴、城市治理、疏解服务和项目建设等领域,生动呈现了基层党组织以“小切口”破题、以“党建+”赋能的实践成果
本报讯(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孙文宾 李征)7月1日,以“千年大计 党建领航”为主题的雄安新区党建创新案例场景汇活动在雄安市民服务中心举行。
活动从广泛征集的100个党建创新案例中择优筛选出17个进行集中展示,涵盖乡村振兴、城市治理、疏解服务和项目建设等领域,生动呈现了基层党组织以“小切口”破题、以“党建+”赋能的实践成果。本次活动通过典型示范、经验交流和案例教学,旨在推动新区高质量党建工作再上新台阶。
雄安新区始终围绕“高质量党建为千年大计聚势赋能”的总要求,创新推行“两聚三化”党建模式——即聚焦引领、聚力赋能、立体化创新、项目化落实、特色化提升,确保党建工作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在城市治理领域,新区深化“一呼联应、未呼先应”机制,打造“暖心物业”和“十佳社区党建品牌”,如容西芳水社区通过“青年夜校”激活青年参与,孵化3个社团并落实23条提案;启动区易安社区创新“法治议事会”,使12345热线投诉量从40%降至5%。在疏解服务方面,强化“五联五共”模式,通过村企、社企、企企、政企、校企联建等,实现组织共建、资源共享、活动共办、人才共育和创新共赢。例如,雄安集团城发公司党委构建“楼共建、楼里办、楼悦享”楼宇党建模式,服务60余家疏解企业,解决停车难等诉求1043件;住房管理中心党支部开设政策宣讲、供需对接和诉求服务“三大直通车”,保障3500余户疏解家庭子女就近入学。
在项目建设领域,推行支部建在项目上、问题解决在工地上、关爱送到心坎上、党员管理在云上的“四上”模式,培育“党建创优示范工地”。东西轴线项目联合45家单位党组织设立60个党员先锋岗,高效推进24公里回填工程完成80%;成都建工雄安国贸中心项目党支部创建“红色氧仓”,为5000余名建设者提供教育培训和文化休闲服务。在乡村振兴方面,推广头雁+雏雁、组织+机制、三清一绿+四业并举、和美新农村+雄安新农人的“四加”模式,探索“创富工坊”“致富仓”等集体经济新路径。安新县赵北口镇杨庄子村党支部领办蒲草编织产业,带动3000余人就业,人均月增收超千元;雄县张岗乡开口二村引入“菌菇致富仓”,单仓月利润达万元,破解集体土地瓶颈。
本次活动聚焦农村、社区、国企、机关、项目、楼宇等多领域,挖掘推广了一批可学习可借鉴的党建创新做法,为破解基层党建难题提供了新思路。新区各级党组织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将成功经验转化为示范引领动力,持续探索特色“雄安经验”,为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雄安新区提供坚强组织保障。来自各领域的180余名党员干部参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