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廊坊市各银行业金融机构累计开发“科创贷”“科创专利贷”“专精特新小巨人贷”等科创专属信贷产品55种,各银行业金融机构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421.27亿元,同比增长17.84%
截至今年4月末,廊坊市共有21家企业获得科技创新再贷款2.44亿元,通过再贷款审核的科技创新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低于4月全市新发放企业贷款利率1个百分点
本报讯(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祝雪娟)近年来,为充分发挥科技金融对科技型企业的支持力度,廊坊市科技局聚焦科技企业创新发展需求,积极推动涵盖银行、保险、基金等在内的多层次科技金融体系建设,引导金融活水向“新”发力,让创新“血脉”更加畅通。
聚焦畅通融资渠道,全力搭建政银企对接平台。廊坊市科技局组织开展多场政银保企对接交流活动,宣讲科技金融惠企政策。2024年,会同人行廊坊市分行举办10场“科技金融助企行”政银企专题对接会,深入各县(市、区)和廊坊开发区,现场讲解金融惠企政策,300余家企业参加了此次活动,达成合作意向30余项;会同省科技厅举办“科冀强企”科创贷惠企行专题活动,目前已受理116家科技企业贷款申请,完成19家科技企业授信审批,支持科技类贷款3.53亿元。此外,与中信银行廊坊分行合作,在全市5个省级以上高新区开展“科技信贷暖心行”专题活动,推动融资担保机构与银行“信贷担保”业务联动,实现科技型企业与银行、担保公司互联互通,切实解决企业融资担保难题。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廊坊市各银行业金融机构累计开发“科创贷”“科创专利贷”“专精特新小巨人贷”等科创专属信贷产品55种,各银行业金融机构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421.27亿元,同比增长17.84%,为科技型企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源头活水。
聚焦降低创新风险,全力发挥科技保险减震器作用。科技保险是护航科技创新的“安全网”,能够有效分散科技企业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中的风险,降低企业创新失败成本,已成为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风险管理的重要工具。2024年8月,廊坊市科技局与人保财险廊坊市分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开发适合科技型企业的保险服务产品,通过“科技+保险”双向赋能,为企业技术研发、知识产权、数据安全、成果转化等方面提供一揽子风险保障。今年4月24日,廊坊市科技局会同人保财险廊坊分公司等单位举办了科技金融政策宣讲会暨银保企对接会(电子信息领域专场),人保财险廊坊分公司负责同志详细解读了刚刚出台的《河北省科技保险保费补贴办法(试行)》,介绍了研发投入、成果转化等方面的科技保险产品及补贴政策等,取得了良好效果。
聚焦落实金融政策,全力做好科技创新再贷款工作。廊坊市科技局依托“创新积分制”,积极推动科技创新再贷款有关工作,将企业的创新能力转化为金融投资机构看得懂的“财务数据”。经廊坊市科技局积极推荐,2024年,该市共有1195家企业通过科技部、中国人民银行“创新积分制”审核,成功列入全国科技创新再贷款备选企业名单。截至今年4月末,廊坊市共有21家企业获得科技创新再贷款2.44亿元,通过再贷款审核的科技创新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低于4月全市新发放企业贷款利率1个百分点,真正让科技企业获得了实惠。同时,全力做好科技创新券申领工作,科技创新券重点支持技术开发、技术转让、试验测试等创新活动,通过财政资金补贴的方式,能够有效降低企业研发成本。廊坊市科技局通过政策宣讲会、企业走访调研、技术合同登记站推广等方式,广泛宣传科技创新券申领条件、使用范围及操作流程,确保政策应知尽知、应享尽享。目前,已推动全市41家企业与12家高校、科研院所等创新服务提供机构达成合作,成功申领并兑付省级科技创新券523万元,及时缓解企业创新资金压力。
聚焦拓展资金来源,全力推动投资基金落户廊坊市。充分发挥创业投资支持科技创新的生力军作用,积极争取省科技投资引导基金落户廊坊市,2024年12月,国创河北(三河)产业加速基金完成设立审批流程,该投资基金规模1亿元,其中省科技投资引导基金认缴出资3000万元,占比30%。国创河北(三河)产业加速基金的设立,将有利于充分发挥京津冀协同发展优势,通过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加速创新资源和科技研发成果的转化落地,更好更快地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此外,积极与省科技厅金融中心进行对接,全力推动广阳区人工智能创业投资基金尽快完成设立审批。
市科技局将全面落实科技金融专项协调机制工作制度,持续推动银行、保险、企业三方精准对接,通过搭建“政银保企”四方联动平台,不断完善覆盖科技企业全生命周期、全链条的金融服务,突破初创期企业“首贷难”、成长期企业“融资贵”等关键瓶颈,精准滴灌科技企业成长,加快开展产业关键技术攻关,最终实现“科技—金融—产业”的良性循环,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