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平陆,原名高永祥,1902年出生于河北省迁安县上梨树峪村(现属迁西县)。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他全身心地投入民族解放事业之中,在当时迁安县的迁西地区进行革命斗争。在王平陆的领导下,全县的党组织迅速发展到40多个支部、400多名党员。
1934年1月,王平陆在他的家乡发动了“迁安暴动”,由于受“左”倾盲动主义的影响,举事仅三天,王平陆参加组建的京东红军游击队就遭到地方警团的残酷镇压,暴动失败。王平陆转移到滦县、乐亭一带继续活动,老父亲一路乞讨到热河高里木避难,妹妹隐居亲戚家,差点给人当了童养媳,儿子高玉书躲到姨娘家,藏在柴草垛里才躲过敌人的疯狂追杀,妻子和襁褓里的幼女颠沛流离而死。在敌人“抄共”的喧嚣之中,暴动区域的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迁西地区被一片白色恐怖所笼罩。
1936年,中共中央北方局组织部长彭真来到冀东,传达贯彻中央瓦窑堡会议精神,纠正了王明“左”倾错误在冀东党内的不良影响。冀东党组织总结了多年来的经验教训,确定了“团结一切反汉奸力量,共同抗日”的正确指导方针。此后,王平陆被提任为中共冀热边特委书记,他找到1933年受“左”倾错误排挤的原迁遵蓟中心县委、迁安县委主要负责人李子光、韩东征,代表特委恢复了他们县委书记的职务,实现了党内同志思想的高度统一,促进了新的团结。
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共中央洛川会议作出了发动敌后抗日游击战争的决议。冀东党组织积极贯彻会议精神,成立了华北人民武装自卫会冀东分会。王平陆任分会常委,在党内改任特委军事部长,专门负责冀热边区抗日游击战争的发动工作。11月底,王平陆接来了上级派来指导工作的两位红军干部李润民、孔庆同。12月初,特委主持召开了滦县多余屯会议,冀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各方代表聚集一堂,具体研究发动游击战争问题。会后,王平陆坚决执行特委决定,速返迁西,并立即行动起来,在迁西地区的黑洼村正式组建了华北抗日联军第三军区第一支队,王平陆任支队司令员。
1938年1月7日夜,王平陆率队绕过清河沿村,突袭了清河沿国境警防所。在行动中,王平陆见警所大门紧闭,砸不开。情急之中,王平陆提刀冲到窗下,挥刀猛砍窗棂。突然,屋内枪声乍响,王平陆被子弹击中,倒在地上。次日,王平陆因失血过多,抢救无效,壮烈牺牲,年仅36岁。
(本报记者马健雯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