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义和
皎月悬空,光洁如银,月色里的大清河宛若一幅动态飘逸的水墨画,如幻如梦,愈显四周岑寂,使人思古幽情于心底油然而生。
我站在清河岸边,当目光再次掠过月光映照下的河面时,倏然有种穿越漫长时光隧道的感觉,些许被岁月尘封的过往旧事,撑破那种被古旧气息包绕的氛围,争先恐后地于史书上跌落到眼前,把我的思绪又切换到了大清河千载河运史的画面中。
大清河发源于河北太行山麓,属拒马河源头,在白沟镇与白沟河并流后进入雄安大清河,由雄州古城瓦桥下向东流至文安苏桥,到达天津海河后,汇入烟波浩缈的大海。
数百年来,大清河漕运异常繁忙,船只往来穿梭,粮船首尾相接,或纤夫拉纤,或船夫摇橹,有的满载货物逆流而上,有的则乘风扬帆顺流直下天津。粗犷、豪迈、古朴、野性的船工号子于大清河岸此起彼伏,不绝于耳。河岸万柳长堤,绿荫笼翠,古岸萦回,苍烟翠霭之中时见帆樯犁波踏浪往来,幻若画卷。横跨大清河的瓦桥,宛如一道飞虹,秀丽俊美,气势恢宏。桥西是著名的天昌码头,这里名副其实是一个水陆交通的会合点,从这里坐船可以顺流而下直达天津。
岁月不居,时光如流。而今,在这条大清河上,那些往来穿梭的漕运船只已经消失在了历史的烟尘里,那此起彼伏、声嘶力竭的船工号子,还有南岸火神阁祭台上为漕船祈祷平安的晨钟暮鼓,以及北岸文峰塔下的木鱼声声,也已融进了远去的清波中。唯有那岁岁年年承载着河水浸润的瓦桥,还在一如既往地聆听着大清河日复一日的流水声,还有那曾寄情于纤绳缠绵的桥头、那日渐斑驳的古老护堤青砖,如今仍在这里始终如一地守望着那些久远的影像。
往事如烟随风远去,时代春风应运而生。今天,在雄安这片希望的土地上,正在创造新的历史。忘不了2017年那个闪光的日子,雄安新区横空出世,这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新时代春天的故事在这里开始新的演绎。这里的人民深明大义,为国家的发展甘愿舍弃个人小利,他们理解新区严格管控的必要,主动将自己融入国家战略。住房开始停建,房地产停止交易。为了新区的天更蓝,水更清,树更绿,他们自觉关停了赖以生存的散乱污小企业,退出并及时清除了白洋淀里的水产养殖。
如今,雄安,这座未来之城正在绽放光芒。从阡陌纵横的农田到数字孪生城市,雄安用8年时间在华北平原上演绎了一场现代化建设奇迹。一座座地标性建筑拔地而起,一片片绿荫蓊郁的千年秀林长成了连绵的林海。绿色低碳、科技智能的雄安市民服务中心全面投入使用,朱红墙体、灰色飞檐的雄安商务服务中心建筑群更显端庄典雅,古韵盎然。被誉为亚洲第一的雄安高铁站,其造型如同微风拂过湖面时泛起的层层涟漪。从高空俯瞰,雄安城市计算中心宛如一只灵动的眼睛,见证着这座未来之城的拔节生长。中国星网、中国中化、中国华能等一大批央企总部大楼鳞次栉比。国际范儿十足的雄安体育中心由三座主体建筑一一体育场、体育馆、游泳馆组合而成,宛如三枚熠熠生辉的“山水印章”,以东方美学的独有方式,在新时代的城市画卷上标注下一座新城的活力……
此刻,我伫立在瓦桥上,一轮明月悬挂在蔚蓝的天幕之上,朦朦胧胧,幻如仙境。举目远眺,清河两岸在繁星般交错的黄色灯海里,仿佛披上了一层薄纱。然而,灯的映照,毕竟比不上月色的皎洁和幻美。盈盈玉盘被夜之大手抛上河岸的参天柳梢头,像一面硕大的镜子返照着温柔的河面。
面对如此迷人的瓦桥夜月,我陶醉了。
瓦桥夜月这一绝妙景观,已作为雄州著名八景之一,被载入《雄县新志》里。
望着瓦桥上空那轮明月,脚踩着雄安这方萌动着希望、孕育着勃勃生机的热土,聆听着脚下大清河古韵般柔美舒缓的潺潺流水声,仿佛超脱了尘世的喧嚣,置身于天堂仙境一般。是啊,雄安大地,新时代的生态文明典范城市即将呼之欲出,一方林淀环绕的华北水乡,一派城绿交融的中国画卷即将变为现实。我想,新区建设既然遵从于“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的理念,她的未来正如徐匡迪院士描述的那样:“水城共融犹如江南水乡,大量管廊地下藏,地底甬道汽车穿梭忙,行人休闲走在马路上,街道两边传统特色建筑分外亮堂,河水穿城流淌,森林公园空气清新舒畅,被绿树隔离带包围的白洋淀碧波荡漾……”美好的憧憬怎不令人陶醉!
悄无声息的月光尽情地倾泻着银辉,为大清河增添了经久不衰的景色魅力,举头望着梦幻般的明月,脚下踩着雄安这盈满诗情画意的热土,我想在不远的将来,呈现给我们的这座雄安千秋之城一定足以俾睨众生,令世人仰望。那时,大清河的月色也必将更加妩媚动人,迷醉所有人的目光。
大清河,我魂牵梦萦的故乡之河;雄安,我爱恋恒永的故土。祝福你呵,盛世永远水波潋滟;祝福你呵,未来灿灿若金的幸福天堂!